轮胎规格
【搜狐汽车 名词解释】轮胎规格的识别方式一般轮胎规格可描述为:[胎宽mm]/[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R[轮毂直径(英寸)] [载重系数][速度标识]或者[胎宽mm]/[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速度标识] R[轮毂直径(英寸)] [载重系数]。例如轮胎:195/65 R14 88H 或者195/65H R15 88
可以解释为:
胎宽:195mm
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为:65% 即胎厚=126.75, 126.75/195*100=65(%)
轮毂直径:15英寸
载重系数:88
速度系数:H
R代表子午线轮胎
一般来说了解胎宽、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轮毂直径,对更换适合你的车的轮胎有帮助。了解轮胎的载重系数、速度标识、对行车安全有帮助。
轮胎速度标识表
速度标识 最大时速 常用车型
N 140km/h 备用胎 Spare Tires
P 150km/h
Q 160km/h 雪胎,轻型卡车胎 Winter, LT Tires
R 170km/h 轻型卡车胎 LT Tires
S 180km/h
T 190km/h
U 200km/h
H 210km/h 运动型轿车 Sport Sedans
V 240km/h 跑车 Sports Cars
Z 240km/h 跑车 Sports Cars (或大于240km/h)
W 270km/h 特型跑车 Exotic Sport Cars
Y 300km/h 特型跑车 Exotic Sport Cars
特别要指出的是高宽比,其含义是轮胎胎壁高度占胎宽的百分比,现代轿车的轮胎高宽比多在50至70之间,数值越小,轮胎形状越扁平。随着车速的提高,为了降低轿车的重心和轴心,轮胎的直径不断缩小。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改善行驶的稳定性和抓地力,轮胎和轮圈的宽度只得不断加大。因此,轮胎的截面形状由原来的近似圆形向扁平化的椭圆形发展。
近几年的轿车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俗称"原子胎"。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漏气缓慢,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另外,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减轻重量,节约原料等好处。因此,装配原子胎已在轿车领域中逐渐成为潮流。
![]() |
前轮胎规格
顾名思义是汽车前轮胎的规格尺寸;大部分轿车的前后轮胎规格是一样的。在少数跑车、后轮驱动等高性能特殊用途车辆上前、后轮胎规格会有所不同。
后轮胎规格
后轮胎规格顾名思义是汽车后轮胎的规格尺寸。 两驱车型即使前后轮胎的规格不同也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如果要对四轮驱动的车型,进行前后轮胎规格不统一的改装相对两驱车型就会麻烦不少,四轮驱动的车型会涉及到轴间差速器的问题,因为前后轮的大小不同,二者之间会产生一个转速差,如果没有安装轴间差速器的话,那么两个车轮之间会相互"较劲",故车辆会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轮胎和传动轴的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