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满意的还是极致的驾驶体验。油门,刹车,转向都特别灵敏,没有多大动力,但是以敏捷著称。我不是个看品牌买车的人,我认为任何品牌的任何车型都有它的存在价值,而miata更是占据了汽车业界重要的地位
驾趣十足,这是一辆兼顾通勤舒适和驾驶乐趣的车。这不是一台能用理性评分的车,虽然评价中我夸的不多,但是我现在开别的车都觉得乏味了
一坐上 mx5 就很有卡丁车的感觉,坐姿低,很喜欢在2-3k,3-4k转时排气的声音,很像卡丁车高转的轰鸣。加速和转向都能感觉到 mx5 的轻盈。
颜值太高,上街“哇”声不断。后面跟车总爱对我闪远光,抛媚眼吗?我是男生! 硬顶敞篷比软顶实用,低调高调随意切换。 转向精准,高速过弯无压力。
玩具。开过各种ABCDEFG级别车,还是这个开心啊!不过没开过其他动力好的两座跑车。
创驰蓝天技术结合魂动外观的终极组合!少即是多的马自达外形内饰设计理念!人马一体,以驾驶者为尊的核心价值观!不走寻常路,坚持个性化,一切以马自达粉丝为中心的造车意识!
转向灵活,操控手感极佳,路感好…颜值高,回头率更高,油耗尚可,在郊外敞篷开感觉非常有意思
敞篷,便宜,外形,动力,装逼神器,周末打开敞篷,迎着阳光,带上墨镜。nice!享受着别的目光,‘哪怕是说这个煞X,装X’,都是很不错的。毕竟有多少人喜欢就有多少人不喜欢!这个车基本是国四的,如果要上南京牌只能买同城的车子。一咬牙一跺脚看车第二天就全款买了。不然真心会后悔的拍大腿呀!!!
马自达素以弯道之王著称的品牌,底盘调教的非常的到位,外观设计造型很漂亮,敞篷的车顶,小巧玲珑的车身,运动感十足,,跑起来很拉风。
车子在上120的时候噪音突然变大,但是我知道它是个敞篷车所以一切都有心理准备,还有一点油门响应太快,发动机很想拉高转速,这导致在日常低速驾驶时有不适感,油耗也随之增加
倒车影像没有,有些狭窄的地方还是有点不直观,心里没底,怕伤了美轮美奂的PP;行驶模式选择的缺失,也少了份细化针对性。
必须吐槽座椅,正常驾驶坐姿时候,我腰部以上,肩膀和头的后面都是空的,无法贴附在椅背上,完全不符合人体工学。另外,为什么不给mt...
她是roadster,不要拿轿车或者越野来跟她比空间。她是roadster,不要拿美式肌肉或者cooper车型来跟她比加速。只是比比国外的自己;进口贵就算了,为毛还减配?
不满意的太多啦!1.噪音,80码开始不舒服,120码快不能忍,160码的风噪我选择死亡!还是慢慢开!开蓬噪音比开窗小得多,所以平时要么开空调要么开蓬。2.喇叭,还不如人家小电驴呢,导致我到现在按喇叭有没有十次,真是一个文明的好司机。3.没有后备箱开关,给别人开后备箱要么找钥匙,要么别人要熟练的摸屁股。4.车漆太薄了。每次停车都要好好防御。
由于MX-5车型设计原因,导致无法直接装配下马自达引以为傲,傲视同级的创驰蓝天6AT变速箱。退而使用了丰田爱信提供的6AT变速箱。虽然在经过马自达针对性的调校之后,无论是发动机匹配,传动效率,油门响应性依然出众。可惜相比创驰蓝天6AT变速箱与创驰蓝天技术车型那无比默契的配合,始终是棋差一招。甚为遗憾!!!
油耗有点高,没开过什么好车。很多人会喷,说我装逼,爱慕虚荣,不过开自己的车开心就好让别人说去吧。哈哈。不满意的还有原车主非要用第三方交易平台,多花了好几千手续费!
经不用再废话了,那么多的设计奖就是最好的评价,走在街上的注目度高得让喜欢低调的我很不适应,这算不算个缺点?
miata的外观………此处省略一万字 为什么只有五星??? 车灯设计:夜间的尾灯很凶也很萌 前灯是标志的miata呀 做工车漆:车漆薄 暂时还没碰到手贱的 魂动红的童鞋可能要担心一下配色问题 车身造型:车身前后都是完美 看到照片的时候就心动了 rf版的敞篷对比软顶有了不少改动 这个是见仁见智了
相当美丽。 做工车漆:车漆太薄,建议贴车衣。原漆感觉用手摸都能留下痕迹。贴完车衣,盘她! 车身造型:自带小宽体,喜欢。相对北美版没有尾翼,遗憾。 灯光配置:自适应led头灯,有随动转向,没有水平调节,自动远光灯反应速度一般。 车身及车轮:轮毂数据17*7J ET45,17寸大小刚刚好,宽度略窄,ET不够饱满,现在用25mm法兰盘,轮毂更饱满,后期准备升级17*8J ET25~35的轮毂。轮胎升级225/45 R17。
这一代的硬顶,我想应该能成为非常经典的一代车型,外观实在太棒。和朋友的 911 相比也不落下风哈哈,自我安慰一下。16 寸轮毂看起来也挺丰满的。
颜值是真的高,当你告诉朋友,你40万买了一辆马自达,或许大家都认为你疯了!直到见到实车才赞不绝口。 如果把马自达标(没说他不好)摘下换一个大家看不懂的车标,再让人去猜价钱,一般会猜6-8十万。 最后值得提醒下车千万别拿手搬后视镜,真掉价(美女,下车麻烦帮我后视镜搬回去一下)。
买这车80%原因都是外观吧,一步三回头。这已经是我手机里仅存的拍的车图,还有国外拍的图,其实这车就适合老头老太,但是国内喜欢这种车的长辈也就我妈了吧,但是我妈喜欢保时捷,说要给我把标扣了换保时捷.....好的,您开心就好!希望你这辈子能买辆保时捷的roadster借我开开。 车灯设计:车灯还是很好看的,小胡子日行灯和眼屎示廓灯很配!红绿灯拉手刹日行灯会熄灭哦!就是倒车灯只有右后方,这是3W块钱的车才会减配的吧QQ,你不知道我侧方停车喜欢靠左手边停的啊!晚上看不见的!其他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如我今天看到一辆mini.....如果喜欢这款的我对不起啦。
魂动外观还有什么可质疑的么?显然没有。整车进口品质,总体很满意。 做工车漆:整车进口品质,机械灰配色金属质感实在是太好了!总体严重满意!
外观炸裂,主要是开蓬以后比奔驰s600都拉风,特别是经过学校门口,各种小学生的尖叫声!回头率老高了!满足了我装逼的心理!车灯设计:车灯感觉不怎么好看,前面后面都是,就是近光灯是氙气灯,比较亮,就是听说会比较费电!车身造型:车头和车位都挺长的,轮毂16寸原厂比较小,轮毂样式不是特别喜欢!做工车漆:车漆挺厚的,保险杠买来做过漆,有点色差。
绝对赞,买这台车就是为了他的外观设计,双门敞篷跑车,流线型很好,萌萌的前脸像是一个笑脸一样。长长的天线更像是一个玩具车一样,开蓬状态,那就是完美
外观是最大的亮点,造型很时尚,红色的,热血青春的味道,敞篷的车顶随时都可以开启与关闭,让人爱不释手,对于我这种车迷来说,什么可能会少呢,的确很钟琴与此!
30周年纪念款对内饰进行了再一个等级的升级,recaro赛道座椅,反毛皮内饰,橘色缝线,每个细节都非常到位
格简洁,做工和手感比较好,机械仪表很有感觉,那个手刹很多人不理解,懂的人自然懂,诗向会人吟,漂移的干活,没这根棒子不好使。
最惊喜的是车外的颜色会延伸到车内,想要的都有,包括CarPlay。 对啦拉手刹老是碰到老婆的左腿。 下雨天就算只开一丢丢窗也会有从车顶流下来的雨水滴在肩上。
马自达的“内饰”其实一直不高不低 不好不坏的 我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试座上miata的时候 却意外得觉得“还不错呢” 手感材质:至少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内饰的配色 材质的话反正塑料也不少就是了 仪表中控:中规中矩 并无亮点和槽点 开篷关篷的动态模拟挺好 异味异响:新车总有异味 别装香水太low 多开篷没多久就没味道了 多媒体车机:屏幕稍显碍事儿了 反正也没倒车影像是吧 导航 carplay 蓝牙 全齐活 就是音响记得要调整一下前后设置 不然座椅上的bose基本是不发声的
良 手感材质:相当凑合,不是什么有质感的材质,成本没花在上面。 仪表中控:阅读清晰,使用简便,设计合理,这就够了。写不出20个字。。。 异味异响:新车状态略有新车味,过一阵再看吧。异响没发现
只能看不能摸,看上去很完美,摸上去浓浓塑料感。 多媒体车机:有carplay之后好很多,马自达原厂系统反应还不错,fm调频不能给频道排序,强迫症患者受不了。 异味异响:要经常保养胶条,防止顶篷异响,防止后期胶条老化造成漏水。 内饰材质:看上去还不错,实际上塑料感还是比较强的。
比较喜欢这套内饰的颜色搭配,也喜欢旋钮式的交互,不过旋钮的手感差了一些,阻尼感不足,这点我比较看重,所以扣一分。
内饰略显廉价,座椅还是挺好看,配上头枕音箱,如果头枕能出风就更好了,顺便分享一下我的damd方向盘
实用啊,好看啊,简单明了啊,如果太科技感就不是性能车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内饰各种三炮设计;仪表盘3炮,空调3炮,出风口三炮...有点意思。另外座椅手动调节也许因为加电机加自重吧...没有高低调节这个,好像确实也高不了低不了了。
该有的有,扶手前方有几个按键很多余,至今没按过,总体缺少豪华感。空调很智障,要么太冷要么太热。日常手脚冰凉屁股冒汗。
内饰比较简单,都是硬塑料,关键这个都无所谓,我没有觉得手刹在右边有什么不妥,可能是我的手比较长吧,很顺手,有座椅加热,天气比较冷也可以开蓬,收音机机头是bose音响不是。开车喜欢搭在手刹上,有点随时漂移的赶脚。仪表中控:基本的功能都有,6碟CD貌似没什么用,我基本都是蓝牙和FM听歌。原厂没有倒车雷达和映像,原车主加了雷达,想弄个大屏的,不过需要更换面板,害怕弄得不好有缝隙太大就得不偿失了!
内饰塑料件比较多,看起来质感一般,自己也改了碳纤维的样式,看起来会好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改装
其实对于09年的车型来说我很满意,非要说几点的话就是塑料感比较严重,但是经常碰触的地方触感还好,对于现在车型所追求的科技感其实我并不是很感冒,我虽然是90后但我比较复古,喜欢经典。扯远了,实用功能还可以座椅加热很实用,音响效果够用。
内饰设计的很有科技感,采用了马自达家族的一贯的设计灵感,黑色的内饰,与科技感配合真的是天衣无缝!
这款车极其适合两个一起生活的人居家过日子,车舱空间紧致而不狭窄,后备箱很深,在敞篷车里它的空间分配很合理,但是实用性又属于三厢车所以给了三星
断其实跟乘客身材紧密相关,我和夫人都属于南方不高的身材,我还属于苗条型,没有大叔们常有的肚腩,所以,坐进去还算不错,除了坐姿低进出稍有不便外,总体乘坐空间OK;储物空间确实少,没手套箱,中间扶手盖板下的空间也小得可怜,门上没有杯座,幸好还有两个杯架在座椅间,否则,喝水都是个问题。最大的储物盒在两个座椅间,也就放包抽纸加个手包就满了,一定要轻装上阵;行李箱比想象的大,由于硬顶收折有专门空间,不侵占后备箱,一个旅行箱加个背包的空间,短途旅行还是足够了,总之,在这类别车中,空间过得去。
180,80+kg,没有任何问题。但也仅此而已,不过这车就不是空间型。副驾不建议太高,副驾地板左侧有个大鼓包,腿太长不适合放腿。
“空间” 这个话题讨论对于日系小跑来说一直是个悖论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 你应该想明白的是两件事情 第一、你买下一辆车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第二、你要明白绝大部分车子在 空间 舒适 驾驶 外观 性价比 这几个问题上往往是不可兼顾的。 乘坐空间:楼主180cm 82kg (属于标准身材?)在试座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天呐 这么小 与方向盘和顶篷简直是零距离” 然后到现在把座椅调到最后 椅背20度倾斜 已经是非常习惯于这个坐姿和乘坐空间了 只是左腿时常有无处安放的困惑感 储物空间:后备箱看着小但其实挺深的 目测是够放下一个24寸的行李箱 我试过家里20寸的是没问题的 一般我也不会用miata拉货啊 但我确实想吐槽几个地方 一、手套箱呢 连副驾驶位的手套箱的空间都挤不出了吗?二、零钱盒的大小能不能设计成至少平放一本行驶证啊 要知道对于强迫症来说斜放一本行驶证多么难受吗?三、车门的储物实在是太小了啊…明明还有空间的为什么不多镂空一些啊 全家出游时:后排空间?不存在的。全家出游就别指望miata了
这种车谈不上空间 乘坐空间:我170 65kg够用 对大块头很不友好 储物空间:几乎没有,手机都别想用plus的,放不下
两个人刚刚好,后备箱可以放包包,买菜空间足够。 乘坐空间:185cm以上慎重考虑。主驾驶空间要比副驾驶空间大一丢丢。
乘坐空间:对于这种两座车来说本身就是毫无实用性的,就你带上你女朋友或者夫人出去买个菜、兜个风够用。在接受了这个大条件之后,这车的空间都只能算很一般,身材高大(超过1.8米)的朋友开这个车就有点难受了。储物空间:两个杯架,可拆卸式的,一个放手机的格子,一个中央储物格(空间小的可怜,放高速卡可以),一个中央储物箱(容积跟普通车的中央扶手差不多)。后备箱能放一个20寸登机箱和1、2个小背包。总的来说出去兜兜风,短途旅行可以,符合预期的空间表现。
167的身高,简直为我量身定做,除了头靠不到,上下左右前后都正正好好,反过来说明男生开的话会很不舒服,腰好腿好的我长时间开也没什么感觉。就是副驾驶空间比驾驶位小得多,曾经跑长途换着开,坐了一小时副驾驶太难受了,还是自己开吧。所以副驾驶建议用来放包不要坐人了,这车只能撩大叔,男生还是开你的埃尔法去撩妹吧,坐“海马”一没档次,二很难受不会爱上你的,当你high得不行油门刹车左右变换,副驾驶连个扶的地方都没有!想不想打你!?储物空间倒也无所谓,没地方放结果就会变得整洁。女生的车,要是空间太大我怕变成衣柜。
鉴于本人中等身材,体型匀称。体感对于MX5 RF空间利用很满意!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后备箱空间不大但日常够用,不过开口很小,车内储物空间几乎没有,车门没有储物格,甚至没有手套箱,副驾位置地板还有个鼓包,使得乘坐空间更捉襟见肘了…
两座车。能坐两个人,不存在空间大小,基本和坐地上差不多。唯一感觉好的就是敞篷顶不占用后备箱空间,后备箱塞满照样可以风骚。路上很多z4.slk很少敞篷都是因为后备箱不能放什么东西了吧!储物空间:后备箱挺大的,有一次去句容摘葡萄,后备箱放了9小箱送人。中间杯架不是很合理,只能买个出风口杯架了。
本人182坐在里面就是北京躺,旁边也就放个女孩,不过后风挡下面的空间很大,可以放包包,其他的都要放在后备箱,去给人送机,一个大箱子放不下,超尴尬。。。。。。。。。。。。。。。。。。。。。乘坐空间:我182坐在里面就是北京躺,副驾驶位置很大,毕竟那么大个车就两个座椅,副驾驶可以跷二郎腿躺着,还是可以的,不过座椅不能太躺,就像普通轿车后排一样,不能躺着,出去玩儿不能躺着休息,车震震不下,这两点是比较失望的两点,哪怕学学RX8加个小后排都可以,都会比现在强太多太多了。。。。。。。。
空间方面对于这辆MX-5来说绝对的有点力不从心,只能坐两个人,因为是跑车,由于设计的因素,可以接受。
19年款的马自达加了30多马力和3扭矩,提升还是挺明显的,尤其是高速时的提速是16款比不了的,虽然只有181马力,但是你要想它是多么轻的一台车啊
马力论的车神已经冲着肌肉车去了,这里就不再论战了。对于Roadster,我感觉这动力恰如其分。我就喜欢日系高转自吸的调调,低转时低调地闲庭信步买菜接娃,拉高转速又能奉陪战斗。这四代都是以合适的动力和操控与山路、弯道共舞,傻快,那不是我该干的。这台发动机高转特性明显,油门稍重点,转速表就猛抬头;变速箱实际设定也是运动调,不喜欢升档,随时保持更大的提速扭矩,跟我家威威比很明显的差异。平顺性还不错,越快越顺。高速,其实真没啥感觉,他就不是为这个生的。
“动力”这个话题 很多不熟悉miata的人是会有偏见的 “L4 2.0都不带T啊 158匹跟家用车差不多啊”无外乎就是这些 在我看来一切不谈车重只谈马力的都是键盘车手 毕竟最好的改装就是轻量化??rf版的问题其实是硬顶+AT的重量也要达到1135kg了 不然真没得黑 至于Turbo 我想在操控的话题里带一下zoomzoom的理念 至于Sports模式的问题 无奈 不参与评论 加速表现:如果问我rf的起步肉不肉 我会说有点的 如果问我加速表现如何 我会说非常棒 动力平顺性:6AT爱信的变速箱和2.0L的SkyActiv应该是完美融合 我唯一觉得rf版的两个问题是 一、二档升三档的逻辑有些奇怪 似乎是特意延长了升档的区间?二、用手动拨片在降档的时候会有延迟 跑高速:还在磨合期内 没有拉到过4000转和130以上的车速 跑过一次三小时的高速 超级灵活地穿梭在各种大车的行距间 切记铂钢灰的话夜间跑高速要防那些大车看不见你变道
活泼,平顺,转速不够高,缺乏高转爆发力激情,觉得3000到6000转这一口气还是有点儿短,要是一口气能到7500就好了。6at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也没什么槽点,称职。
158ps,1135kg,推重比139.2匹/吨,升功率79匹/升,动力日常代步够用,原厂轮胎漂移够用,高速超车够用。 加速表现:01,8秒开外。加速较慢,但是感官体验较好。 动力平顺性:一二档到3000转才换档,温柔驾驶换挡转速太高。 跑高速:高速120km/h巡航,风噪大,短距离行驶可以忍受,长时间耳朵要被玩坏了。 横向对比:自动档brz没开过,brz有后排,空间大很多,内饰不如nd设计感强,不同风格吧。
动力还是不错的平常开开够了,顺便推荐一下加了rev减压阀感觉增加了有十个马力,尤其低速的时候效果明显,以后还可以刷个电脑加个涡轮动力肯定足够
抛开参数来谈,动力算勉强及格吧,1000-2000转的动力孱弱,2000-3000日常代步算不上轻快,3000以后有个小爆发加速开始轻快、超车在车流中穿梭开始容易。油门踏板的调教风格偏沉,踩多少给多少,踩的轻车就肉,踩深一点动力才会慢慢涌现。原厂排气算是有一点点声浪吧,启动的瞬间会补油,降档也会有补油声,车子的声浪会催促你不断给油,因为1000多转的声音确实单薄。
她不是没能力变高,而是加涡轮影响油门跟脚是否有必要?她不是没能力变高,而是改换发动机加重车体是否有必要?动力么,够用就好。不然100万买个3秒破百的暴力怪兽,你也得舍得开舍得撞么。
0-60码市区无敌,车身小提速快变道方便,高速上就是个渣渣啊!超车一次不能降两档,还得分两次减档超车,太危险了!变速箱也不行,没有sport模式,降档还得靠拨片,拨片反应也不快。顿挫也很明显,档位保护太严重,据说40码进不了1档,我目前没试过。起步地板油可以说毫无推背感吧,只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快,感觉自己100码了低头一看才60。买这车前看各种评论变速箱多好多好??充值了吧……再有这个自动启停我觉得相比其他品牌的车,好在我可以通过脚的力度轻点不熄火,就不会想走的时候熄火了,比如宝马来说真的很难控制,但是重新启动震动过大。
车身轻量化设计的本车,车重仅1135KG。创驰蓝天2.0发动机(158P)驱动这样的车身还是游刃有余的!
动力很足,给油就走,没开过什么好车子!家里还有一辆1.6的日产轩逸和一辆1.0的长安之星小面包。所以动力够用了,和什么福克斯rs、高尔夫gti性能车还是不能比,其实归类跑车,跑车2.0的排量也太小了吧。
1.6的发动机起步很快,改了三元和排气更好听,不过得益于车身轻,拉个行李就跑不动了,起步费劲加速表现:五档直接挂二档,声音能吓旁边车一跳,有一次一个面包别我,我一下减档,五档变二档,给大油,发动机轰鸣声因为改了排气,所以声浪巨大,给油加速,别丫挺的,周围车都给我让道,那劲儿可是牛了逼了,后来那个面包找路口就拐了,惹不起我动力平顺性:挂挡都挺突兀的,因为每个档的推背感都太大了,谈不上平顺性跑高速:30年的车了,在高速上最快跑到180,因为敞篷,而且车龄太长了,也不敢继续跑了,噪音特别大,跟个大摩托似的
起步绝对没问题的,2.0排量,160马力,起步很快,后续可能跟不上,毕竟不带涡轮的。可是这毕竟定位是一台跑车??
2.0L排量的LF引擎,最大马力160NM,起步加速都很不错,中后段爆发力的不是很强,总体来说还可以。
底盘其实感觉不硬,保留了一定日常的舒适性,这在中外媒体的深度试驾中已经提及,确实如此,过减速坎时,多连杆后悬的摆动其实比我家威威的板悬小很多。离地间隙也还一般,不是太破烂的路,只要小心谨慎,还是不容易托底,且底部的防护还是比较到位。操控!!!还是那句话,在高速,在城里蠕行,跟任何车都差不多,到了多弯起伏的山路,快速过弯,那种流畅快意的酸爽只可意会、只可意会……
接着动力讲一讲“操控”这个话题 我看过一篇日本的小泽侃车里专业测评分析什么是mx5的操控和怎么从mx5定义马自达所谓的“人马合一”??简单一个字就是“无”(有喜欢的车友可以找一下那篇文章的传送门 我个人认为比国内很多测评都要更能理解这部车)是的 miata从来不是大多人以为的凶猛怪兽或者肌肉跑车 在日本的名字是“roadster” 在欧美定义为“weekend toy car” 她是可以载着你和你的小美好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拥抱大自然与享受生活的朋友??而操控的乐趣在于你每一脚轻踩油门与刹车间的灵敏居然可以让你感觉自己就是一部车子 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感受 “无”即一体 所以Turbo和自然吸气谁更适合miata呢 山路:我只能说miata是为山路而生的车 尤其在下山路的时候是完全能体现车轻的优势的 在莫干山上车不多的时候记得试试看在发夹弯连续过弯不带刹车的感受 底盘及悬架:悬挂硬 方向盘轻 转向灵敏 车轻+FR可以稍微给点油门就推着走了 总的来说除了方向盘略有虚位以外 操控上是挑不出毛病了 雨雪泥泞路面:魔都的雨雪天还有个半年吧 我到时候再来补充 泥泞路面那是要我们越野吗?
方向盘精准灵活,真的是坐在后轴上开,动态传递非常出色。路感好,悬挂偏软,韧性强,跑车里算很舒适的。滤震出色非常利落。 底盘及悬架:满分,上面说过了,整个的驾驶体验让人愉悦
车小够灵活,方向盘有虚位。 底盘及悬架:避震完全接受不了,侧倾严重,已换绞牙。现在前二指,后一指半。支撑明显增强。 雨雪泥泞路面:原厂轮胎太窄,在天冷,雨,雪情况下,深踩油门容易滑。
转向:沉、准转向是电动助力转向,但是在低速时很沉,有点像开卡丁车那种没有助力的感觉,停车泊位对女性来说可能有点烦。速度起来之后方向没之前那么沉,控制车头转向灵敏精确,MX5在车流中穿梭真有点卡丁车的感觉。底盘:以跑车来说略软完全不像同类的86BRZ硬桥硬马,另一种折中的感受。悬架对小震动基本是不过滤的,完完整整的传递到你的屁股上。但是有惊喜,过减速带、井盖、大颠簸完全不像一辆跑车的悬挂,比较柔韧舒服。对于操控来说,这副悬挂侧倾比较大,高速急弯的时候给人信心没有那么强,虽然侧倾大,但是车本身极限很高,侧倾让你有点害怕,车子还远不到极限,习惯了这样的特点你在山路上可以任驰骋。变速箱:跟马自达6AT的轿车调教有可感知的不同,明显不愿升档,经常把换挡时机拖到3000左右,降档很积极,给一点油迅速降档拉高转。换挡平顺性没得说,只能听到转速变化的声音,但是也缺乏铿锵换挡的激情。
转弯侧倾会有但又感觉是故意让你体验的这种侧倾,方向盘一圈半的那种感觉就像开卡丁车,稍微有点重但非常灵敏。如果这项有十星我给十星
转向偏沉,典型的跑车设计思路。前后50:50配重,发动机前纵置后驱。结合1.24米低矮车身高度。堪称天生的操控利器! 底盘及悬架:得益于良好的车身刚性,底盘出奇的厚重沉稳。悬挂设定软硬适中。多种驾驶路况下还有不错的舒适性。实在是意外之喜!
看别人评车都说这车操控好,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开不出效果,就是容易超车,起步快,过弯稳。不会漂移,在网上看了漂移的流程,没有成功,还甩头了,吓死宝宝??后面都不敢再试了。山路:爬山杠杠的,买回来带我婆婆上了一次紫金山,和我之前的轩逸没法比,和在平路上开没什么区别!敞着棚,她老人家别提多高兴了!
马自达的操控我还是很满意,车小,打方向,大油门就可以甩尾,很爽,平时开的话,100码一下,开起来很灵活,高速的话,可能有一点飘,50:50的比例,操控满分
操控性是马自达一贯的亮点,车的底盘调教的很到位,运动感十足,操控性很到位,不愧是弯道之王!
我了解到国内rf车主对油耗很满意,但是我的30周年纪念款不知道是做了哪些改动,油门异常灵敏,不容易控制油耗
目前近1000公里,城市、省道、高速各3分之1,综合5.8升,我觉得很省了,当然,要加95哟
3600公里综合9.1,市区高速都会跑。 城市路段表现:近期彻底熟悉以后开始在城市内更温柔,某天在市区里从9.2跌到9.1,也就是说温柔日常市区都用不到9.1 高速路段表现:只测过一次高速,路况好点的话,定巡一开甚至能到6.8
“油耗”对miata来说可以给足五星了 平时生活在魔都市区 目前850+公里数 跑过一次莫干山 所以平均油耗才9.1 基本上一直在市区跑的时候是要11左右的 但因为可能油箱45L的缘故的心理作用 总感觉很省油
个人开车习惯较差,油耗较高。 城市路段表现:市区油耗基本在10-13L/100km,istop和ieloop对我来说并不起到任何省油效果。 高速路段表现:高速只开过一次,油耗6.6L/100km
目前综合油耗8个左右,很省了,我基本是市区和山路略激情。开得激烈一点能有400KM的续航,开得省也许能到500 。油箱只有45L,我有一次跑到车载电脑剩10KM续航去加油,加了36L,也就是说马自达在这台车上有9L的备用油是没有显示的。(马自达其他车型也一样的设计)
反正我一直加98,百公里9个左右买车油耗从不在乎。另外就是2-3档真的有bug,不到3000转不升档,难道是阉割了正常模式只有sport模式,或者这是你们所谓的“隐藏sport”雪藏在了2-3档?
5000多公里多郊区的路,开了趟长途从8.1变到了7.7。夏天纯市区油耗在15。一个人无负载40码巡航油耗3.4,80码4.5,120码6?有点忘了。160码10.5。
作为一台纯粹的跑车,MX5 RF的这点耗油量实在是不值一提!绝对的让车主使用无压力!
油耗最坑爹,看的李老鼠说可以加92号油,可是车子买来油箱盖上面写的必须加97号以上的汽油!平均算了一下百公里要12个油。所以不敢经常开,一般都是晚上开人少车少,堵车开好煎熬的!
要是说油耗,这种车,就谈不上了,因为不是去拉砖挣钱,不过对于1.6的发动机15个油也不少,毕竟发动机老,就会更费油一点
可能车有点老的缘故,目前油耗在8-10左右,还是可以的,加92的油足够,想要玩车就不在乎油耗,毕竟这是一个大玩具
悬挂很有质感,既没有颠屁股的感觉路感回馈又很准确,但是后轮过减速带的时侯人就感觉想被颠起来一样,毕竟后轮就在自己屁股后面
我说过了,以跑车衡量,算是舒适的了,减震真的不硬;座椅包裹性还好,腰部支撑稍差,远点的长途可能要多休息几次;空间小,空调来得很快;风噪比较大,发动机声音大,这点我觉得对正统意义上的舒适性是有影响的,但对于运动的感觉和风驰电掣的感受是加分的。
该舒适的时候舒适,该支撑的时候支撑。 空调:35度以上大夏天需要满冷满风内巡,35度一下不需要内巡,28以下的话开高速上22度1格风外巡都能吹的手凉凉。 噪音控制:120的时候最响的风躁,不过不介意,因为敞个蓬70左右就有这种程度的风躁了
“舒适性”其实包含了很多啊 总体来说日系小跑的舒适性都很难突破天际了 空调:大夏天制热还没试过 制冷没啥大问题 空调还是给力的 座椅舒适性:重要的事情只说一遍 “买腰垫!” 你可以试一下开三个小时高速不进休息区然后那酸爽 用基友的话说就是“腰炸了” 原因还是腰部没有支撑和包裹性啊…还有座椅电动调节不配一个给老板吗 哦 要轻量化对不? 噪音控制:唯一问题是高速上的风噪啊风噪 我已经把音响开到很高了还是盖不住 但这应该是车型的普遍问题 雾霾天:还没碰上 别开篷呗 魔都的雾霾天开很多车都很危险 行驶舒适性:悬挂硬 操控性也体现了。避震?真的有吗?记得驾校里的绕铁饼项目吗 多练练 注意不要让老板颠到停经咯 还有那个万恶的起停技术 一不留心忘关了就给我震
跑车里算极舒服的,除了这座椅工学。。。 行驶舒适性:对比家里另一台vq37的6缸车,4缸机怠速还是抖 座椅舒适性:不灵,真不灵。不适合长途,肩部腰部没有照顾到位。
座椅软硬适中,短途没问题,长时间驾车不舒适。主要车内空间太小,座椅调节范围太小。 噪音控制:车内可以听到,发动机有自嗨管的声音,胎噪,风噪。
优点:配置真的算比较高了,无钥匙进入、启动;两自动(灯、雨刷);空调官方说是自动,我觉得算半自动,不是特别好用,制冷不强,而且出风口怎么调都特别靠近手,造成你手冷身体热的尴尬局面;座椅加热,这个真好;盲点监测、车道保持、自动远近光、i-eloop、悦连系统、真皮座椅、BOSE音响,用得上用不上的很多都给了。上面的底盘部分也说了,这车在过大一点的坑、砍、减速带、井盖的时候有韧性,完全不像这类跑车的感受。缺点:方向盘只能上下调节,座椅前后调节幅度也不大,所以注定这车挑人,你习惯奇怪的坐姿或者腿长手长什么的开这个车就注定难受了。座椅几乎没有腰部支撑,像我这种半罗锅,颈子枕不上,要也撑不了,开一个多小时就累了。
跑车里面算好的,悬挂不是那么硬,底盘也不会特别低,日常当家用车(未结婚不与父母同用车)也就是除了座位少,别的都还可以的。过颠簸路面或者减速带给你的感觉是非常有韧性,Q弹,像一个橡皮棒的底盘有那种回弹、吸震的感觉。不像那些肌肉车过减速带,给人感觉底盘就像非要搬断一块硬钢板。
坦白说总体而言,隔音性肯定算不上好。不过就个人感受而言,远比想象中要好。驾驶舒适性更是超出预期!
悬挂不太硬,前悬比后悬舒适的多,座椅还算舒服,坐姿很低,几乎像是坐在地上,隔音不怎么样,大概也就一般A0级小车的水平吧
空间比较小,过小坑的时候比较颠,坐姿低,视野和面包车简直一个天一个地!空调:开空调油耗高的不可想象,能一块钱一公里。噪音控制:我的车已经三年了,没有什么顶棚异响的问题,除了开蓬以后风骚比较大,没什么噪音。
如果你喜欢它,就没有性价比这一说。自己打算提这台车之前,已经想好了各种能发生的情况,本来可以选择更实用的车,但是没办法,自己喜欢。
本来在海外,他性价比挺高的,但那么多的税,到我们手里,性价比就杯具了。话说回来,喜欢,都值!
原价直接买 期待的配置:期待的只有一个,系统设置里加一个i-stop默认开关好不好。。
“性价比”这个话题是最众口难调的了 楼主不一一展开了 只说一句??如果你是单身或者还没有宝宝或者家里有其他车可以弥补miata在实用性上的不足的话 你想要享受生活你就应该拥有一辆miata??可能也需要有那么一点对zoomzoom的信仰加一点情怀吧
绝对性价比不高,相对性价比还行。鉴于当前市场,也没别的更具性价比的,出门右转718 ftype什么的档次上去了,贵的也不是一点半点了。
这种车也不用谈性价比了吧。 保养维护:保养费用较低。首保免费,总价大概在500-600。马自达原厂全合成机油是0W-20,黏稠度较低,正常开没问题,如果喜欢高转速开,建议用黏稠度更高的机油。 故障:目前没什么故障。ieloop没充电的情况下,istop不工作。
办完都38万多了,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只能慢慢还贷款了,如果能选我希望是1.5最低配,改装也不心疼
跟普通车相比肯定一点性价比也没有,不过相较于同类型的车,这是唯一的选择,30多万的价格再也找不到这么纯粹的roadster。
没法在中国说进口车性价比,要说进口好吧国外卖的特便宜配置还高,要说进口不好吧在中国买个这算我上头。喜欢就是值!看你追求的是什么,花40万你可以享受路人对你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可以享受激情又惬意的快感,同时还可以享受全国限量500台的快感独享。当然,这些你不需要,那就是不值。
虽然本人作为马粉无论如何也会选择这款车。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在40万左右价位区间,这个车型定位(双座,敞篷,后驱跑车)你还有更好更合适的选择么?
买的个人一手13年上牌的车(12年生产的,买之前纠结了一个晚上,因为是进口车,问了论坛里的大神,都说正常的)。原厂白,全程4s店保养,原车主之前开了3万6千公里,一开始还有点心疼票票,只有最后一批nc12年以后的才有原厂白。新车落地30万出头,原车主开了三年,将近折价一半,16万多,引用李老鼠的话来说,同价位的新车里面没有比这个能装逼,能拉风的了!感觉买的值,性价比比较高,虽然在二手nc里算贵的了!选装配置:自己后来贴了黑顶感觉协调多了,不然驾驶舱突出来的太小了不好看!
平民跑车,这个价位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小敞篷,和宝马z4奔驰slk差不多的样式的车,首先他是没顶的,其次是两座的,所以性价比是相当之高的。平时开的话,对于一些爱玩车的朋友,绝对是一部富有乐趣的车型。再加上马自达的技术方面,这个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