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之前做过很多的对比,Q5/GLC/捷豹的SUV都去看过,GLC最主要感觉非常小,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大一点的车,PASS掉了。Q5简单的看了一下,主要感觉成街车了。X3主要看中空间还有是进口的。大家别喷,其实国产的也不容易坏,心理作祟。操控感不错,指哪打哪。空间也不错,看重的就是后排空间,喜欢让坐后排的家人舒服些,本来个人更喜欢宝马X4的造型的,想到坐后面的家人果断出手X3。最喜欢的还是全景天窗,因为最大的心愿就是载着一家人游玩时候,坐后排的人舒适点。还有后备箱是按键的感觉蛮不错的,特别方便。最近被一辆大7追尾了,后面的保险杠特别扎实。大7安全气囊都弹出来了,说明安全性能还是不错,值得骄傲一下。
配置啊配置啊配置啊……没必要的配置一大堆,真心需要的又不放。放了自动启停(开门上车第一件事,关自动启停),自动泊车(这功能一万个车主里用过的有没有超过十个?),没有倒车影像,没有蓝牙功能(开车接电话都是大难题啊同志),usb接口做到手套箱里,充电的时候导航都不能开了
操控不错,指向精准。宝马SUV,后排空间不错,操控很优秀,加速嘛一般,只要愿意给油还是可以,不过转速到达5,6千转,所以平时也不敢深踩油门。
感谢自己的之命好,出身闽西北大山里的农村、能力一般也能混到两套房、一辆6缸车。动力!动力!动力!还没出磨合期,油门没超过1/3,但是已经跟原来马自达2.5的全油门差不多的加速了。期待封印解除后的地板油体验。6缸机的顿挫、拖拽感觉比30I好很多。比国产的多了发动机隔音棉、后备箱滑轨。
最满意的如下,我一一罗列: 1- 冷车启动“轰”的一声,还有轻微的回火声,每次我都要拉开车窗听一听!六缸的声音果然nice! 2- 恶魔耳让你一眼就看出这不是普普通通的华晨x3. 3- 前后与众不同的两个BMW M50周年车标个性十足,十分出彩! 4- B58+8AT的动力组合无论在操控还是动力响应上都碾压了我现在的B48! 5- 车内多处碳纤维装饰+Mlogo满足了我的虚荣心!而且座椅均为更加细腻,手感出色的真皮,细腻度远远超过了我的630i. 6- 21寸718M型大轮毂+蓝色M高性能卡钳,走到哪儿都是吸睛的!前4活塞让刹车时候姿态仍然饱满,刹车反馈感很强,力道猛! 7- 主副座驾的两个M桶椅+ 方向盘三色缝线充满了战斗气息,无时无刻都想让在驾驶位的你一脚油门干到红转速区间! 8- 可变转向比让老婆再也不用担心原地掉头x进x退了!?
性价比高 性价比高 真的是性价比高!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这样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也能如此美好!感谢祖国的不断开放,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到不同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人文,观察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再次感谢这个伟大而已美好的时代! 遥想过去,买一袋辣条,走在泥泞不堪的路上,大风肆虐稚嫩的脸庞,指甲缝里全是泥土的小手拿起一根辣条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时不时还哼着小曲儿的乡巴佬少年,已是很幸福的了。记得刚到北京的时候,坐公车基本每次会被查两次以上的车票,有一次搬家,那是早上6点多,从清华西门带着两个编织袋,一上车就被一个300斤的胖子售票员要求买三个人的票,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的行李需要买票,我问他“您一个人是三个人的体重是否也需要买三张票”从他看我的眼神里我仿佛感受到了南方到北京的距离,一个乡巴佬与北京市民的距离,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小事,让我不断的学着强大,看清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始终保持清醒,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力量。当然,现在的我已是孩子的爸爸,家里的男子汉,媳妇儿眼中的顶梁柱。重识自己!不能被过去的经历所裹挟,不定义自己,就像定位一个新品牌一样,多元发展,可以为自己的感受而买单,也就以为他人的感受而买单。这是我的第二辆车,第一辆是英菲尼迪QX50。因为科技配置过于落后,基本是买发动机送车。为什么两次都选择中型SUV呢!考虑的还是实用性和性价比,关于保值率我从来没考虑过,因为那都很虚,当你不喜欢或者有更好的选择时,是不会因保值率高而不卖或因保值率低就放弃第一眼的美好。买车的诉求就两条1、六缸,2、SUV;选来选去就奥迪SQ5,奔驰GLC43,坦克500,其他品牌没考虑过,中间有考虑宝马530LI尊享M运动和630GT运动,但是B48烧机油和一些减配让我放弃了。
M Performance血统加持,兼顾空间和动力,适合家用的同时也激情满满。这么大的车,操控还是不错的。外观很有力量感,是圆润的奥迪和奔驰没有的。干邑色的内饰配上m运动座椅既兼顾了的豪华感又不失运动感。而且这代的x3车很高,视野很好,和glc并排高不少。
相比国产x3。搭载b58的m40车型,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更加平顺,换挡反应更快,底盘更整更韧。 动力:可以让你随心所欲的穿梭在车流中,但动力又并不暴躁,不会让你头很晕。 底盘:可以给你足够的路感和支撑,但又不会让你腰疼屁股疼。 声浪:可以给你战斗的号角和回火,却又不会让你扰民扰自己。 配置:基本配置都有,锦上添花的配置咱也其实不需要。 价格:比国产x3高不了太多,比x3m低很多。 外观:双竖条进气格栅带m标识,50周年m部门纪念logo,21寸大轮毂,35的扁平比,蓝色刹车卡钳,尾部太低调了,没有给到四出排气,只是有个m40i的标志而已。 内饰:碳纤维饰板,运动座椅,蓝色缝线,精致且运动感十足。 是不是恰到好处的选择呢
先说动力,宝马的3.0T直6果然老道,低扭足,响应快,运转顺畅线性,B58后劲差点意思,不过真够用了,S58平时无用武之地,和采埃孚8AT匹配成熟,燃油经济性不错,平均10L,当然本人脚法稳。再说底盘,符合定位,比X3硬些,又没有X3M那么极端,细小颠簸过滤还是可以的,减速带啥的还是有点颠,毕竟40和35的轮胎扁平率完全就是运动取向。空间其实真够用了,本人180,前排调好,后排165乘客还有2拳腿部空间,和加长的L车型比肯定是差些的,要空间大就上X5L吧,这车操控灵活,车重也轻很多,看个人喜好了。声浪呢其实还行,不如GLC43那么明显,感觉有43的8成吧,也会有回火放炮声,还有直6的运转声很有力量感,比2.0T的浑厚饱满多了,在GPF摧残下还能这样,我很满意了。最后送喜欢油车的朋友一句话:大排量油车,且买且珍惜!
外观低调,这一代的G01除了恶魔耳,21寸轮毂样式,还有50周年纪念标外,几乎和国产x3基本一样,不注意的都以为最多是个高配的。内饰上,座椅基本和雷霆版没有差异,一样配上了碳纤维的内饰板。我选配了后排座椅加热,原本以为也是个鸡肋配置,没想到今年上海的冷啊,家人还是用到了。后备箱比国产版的最大细节就是有两边的滑轨槽,加上专属的收纳网兜的话,整理物件还是比没有要实用,也减少了行驶过程中装载物异响。
mpower的操控跟驾驶舒适度完美的结合,这就是m performance!另外最满意的就是性价比,50多裸车价能够买到b58直列6缸的高颜值宝马是非常有性价比的事!
最满意的就是动力、操控和底盘。我没开过纯M,之前开的是2017款320i耀夜,所以我只说这两款车的对比感受。动力就不废话了,碾压。操控这块,虽然是SUV,但是不比3系差,甚至更好。方向盘低速的时候较轻,3系是略重,转向变道都很好。底盘支撑很好,比3系更有质感,硬度在我可接受的程度内,转弯的时候侧倾比3系小。开高速很有信心,但是过小坑和减速带必须要慢。
a.悬挂及底盘(9分) 悬挂与国产x3有较大差别,介于x3m和x3之间,过减速带还是比较韧性十足,而且过弯几乎无侧倾,我个人是给绝对满分的,兼顾了舒适和运动,其实我觉得和进口的x4很类似,听说也是同一款避震。高速稳得离谱,而且还要得益于减速玻璃和隔音,完全想不到的就超速了。 b.转向手感(7分) 很宝马,但是又不那么宝马,因为是从m2转过来的,所以一开始觉得很难受,慢慢适应了也还好。属于较轻的设定,但是高速就有f代的感觉了,高速电子味没有很浓。虚位还算小,指向性很宝马。 c.动力(8.5分) b58这一套很成熟的系统了。舒适模式很跟脚,涡轮迟滞稍微有半秒。运动模式完全就是两台车,太m了?,一收油就开始减速,一给油完全冲出去,得益于避震,不会过分推背,实测在昆明加速和扭屁股的m2差不多快。高速到了200km\h还能继续有很棒的动力。但是扣分就是在声浪,gpf影响太大了,完全没法听在车外,真的很恶心,尤其是我之前的n55变成这个 很崩溃了 虽然车内有模拟声浪,但就是感觉没了灵魂(虽然自嗨也不错,好歹不扰民) d.隔音 可能是从无边框的m2换过来的吧,加上哈曼卡顿感觉开车慢慢也可以慢下来享受了 e.座椅 座椅是和m一样的桶椅,比国产x3包裹性强很多,而且软很多,但是不建议选Marina那一套,虽然舒服,但是只有红色的,并且丢失了桶椅帅气的外形
宝马的车最满意的还能有什么?必须是操控啊!转向灵活,开起来不像是个近2吨的SUV,更像个小巧玲珑的A级车
最满意是x3的操控好,地盘扎实有韧性,路感清晰真实。小惊喜是泰版多出来的抬头显示、无钥匙进入、后视镜防炫目、感应尾门配置,很实用哦!
1、选择的M套件,外观非常大气时尚2、空间非常满意,比同级别的空间都大3、操控性完美,开着非常舒服4、安全配置非常齐全5、宝马云端互联非常好6、M系丁字裤方向盘带拨片换挡非常满意
1.开着比较轻松,完全没有开大SUV的压力。2.动力强劲,油门响应积极,轻轻点油门不到3200转可以要到你一般驾驶的任何超车(不要去比跑车/性能车)就算上坡超车变速箱也很聪明和积极,立马降档,完全能完成你想要的动作。3.车内安静,座椅和内饰颜色配合的恰到好处。
减配!减配!减配!随动大灯(转向大灯)减配,变成了转向辅助灯,我是真的非常的介意!虽然宝马的灯比马自达的氙气大灯亮了很多,但我就是喜欢打方向灯会拐弯的感觉!太素!太素!太素!没有HUD,没有ACC,没有并线辅助。习惯这些功能后突然没有,真是需要时间适应。
1- sport 和sport plus模式下后排简直不能坐人,除非路况特别好。避震器硬。 2- 配置略低。 3- 声浪对不起这套动力系统。万恶的颗粒捕捉器,这不能怪车子,大家都懂。 4-再聊聊配置,其实抛开那些M元素来说,这40i版本就是华晨x3的中配,另外这车没有一个主动刹车的安全功能我很不理解,难道制造商相信开这车的全都是老司机,秋名山车神?不需要主动刹车?真不理解。 另外好像矩阵大灯也给减配了?这是弄啥了啊老师儿?至于不?? 还有一个方向盘的调节感觉很反人类,需要把方向盘右下角的一个开关扣开,手动上下调节,调节的高度偏低,我每次上车腿会碰到方向盘。这个手动调节的配置太狗了,哈哈。
1、选了红色座椅,副驾少了多项调节功能,这个减配很恶心! 2、后备箱感应减配了! 3、选配红色座椅后款式也变了,还以为是运动座椅,结果是普通座椅,当然我个人一开始不开心,但体验后发现还是没有花钱的不是,真的舒服很多!皮质也细腻光滑很多
一是配置太低,都要选配;二是不到1000km天窗异响,很糟心;三是悬架偏硬,日常行驶防爆胎噪音大,路感强比较颠,舒适性不够,跑高速胎噪和风噪还是很明显。
要说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配置,比国产X3少一些舒适性配置,而且和国外版本也不一样,国外版本有后排遮阳帘,后排座椅角度可调,前排椅背带网兜,还有黑色高光装饰组件还要选装,都这价位了,真是说不过去。其次美国佬生产的车在细节方面还是有点粗糙,都不如我2014款的国产5系。
暂时没什么“最不满意”的。但真要吐槽那就是配置,虽然我也不是配置控(真要配置就买电车了),但搞不懂为啥配置比国产还低,高亮黑光国产都是标配,进口m power反而要选配?驾驶辅助方面的配置几乎没有,其实这些配置个人不是很在意,但是其中的hud这个功能我觉得还是比较实用的。
最不满意的是排放标准,不仅动力上有阉割还用gpf堵上,声音自然没有国外版的好听,但这些都不是宝马的错,要怪只能怪国6b了 哈哈
车机取消了行驶时间,在F30那代能够清楚记录驾驶时长的信息,在这代车机里取消了。我觉得就这个,还有行驶距离以及油耗最有用。我这批次的取消了感应后备箱,卡片钥匙也没有,iDrive按钮也没有触摸功能。
a.配置太低 真的服气了,对比国产x3甚至标配不如国产的最低配,什么都需要进行选配,而且阉割严重(国外的不止马力大50p,还有轻混)x3m40i连车道预警都没有!真的低配到极点,要啥没啥,都是要选配 b.外观低调 虽然对我来说还是很棒的,和邻居家的25i停在一起一样,只是我的有一个3000块的黑色外观件 c.声浪 已经之前说过,因为gpf完全没法听 d.性价比不算高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价格比国产顶配30i高了不少,换来的就是6缸机和更运动的主观驾驶感受
开了12000公里,唯一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异响,暂时发现天窗有异响,冬天天气冷了,过坑洼路面咯吱响,不过自己贴了一块毛绒胶带解决了。据其他车友反应有A柱异响,B柱异响,车门异响,不过我的还没出现。
后视镜那个调节也太土了啊,受不了,没有半点高级感,无奈!后悔没有上高一个级别的四驱,建议打算买的同学一定要上4驱!
装逼配置太少了:1、没有无钥匙进入,无力吐槽2、没有电动后视镜、电动防炫目3、没有HUD4、中控屏幕不能看视频(听说刷隐藏可以实现,反正出厂没有)
1.车内储物空间一般,尤其是前座椅没有后网兜,实在想不通,10块钱的东西要那么省吗?2.虽然有腰部支撑,但是支撑幅度小,也难以调到一个舒适的位置。3.后排没有留一个USB充电口,或12V电源或220V电源,给后排用电带来一些不便。
起初根本没想过要买宝马,奥迪都已经在官网上OTD订了Q5L SPORTBACK顶配了,轿跑版也很帅的好吧,但是3.0T,直接让我损失了奥迪的订金!宝马外观挺好看,特别是这一代的尾灯我喜欢,上一代的我就觉得好难看。
外观设计风格粗旷,运动直男的最爱,尤其喜欢这个布鲁克林灰,店里有一个绿色很喜欢的颜色,但是配置比较低,最后选配了3万多块钱,红内+卡钳改色+抬显+黑光饰条
恶魔耳、21寸轮毂很诱人。但是和国产x3确实区别不大,比较低调。心态就是:买之前喜欢低调,闷骚暗喜,开久了就希望高调,大家都侧目。无奈确实和普通的没太大区别,只有声浪安慰。
恶魔耳的后视镜,蓝色刹车卡钳,21寸718双色轮毂,M同款鲨鱼腮,纪念版车标,都是区别国产X3的地方。丹泉石蓝真的很好看,不同光线下不同效果,色泽和质感很棒,和高光黑色饰板绝配,运动又不失豪华感。
低调,低调,低调。喜欢3D的尾灯,不过有一点没懂,我看了媒体平台的试验,国产版的四门两盖应该是除了尾门应该都是铝制的,但这进口的怎么变成后门是钢的呢?放了六缸机为了前后配重?
非常有识别度,21寸大脚,4活塞m刹车卡钳跟x3mc同款尾翼,比常规x3帅上不止一个档次,最重要的是他是50周年款的,纪念版的logo,最新的大宝剑尾灯!
经典宝马车系,我喜欢老款。虽然有年份了,但是整体漆面保持很新了,进口不错☆ 外观感受:车漆很棒,这么多年还是保持崭新,车灯属于天使眼,当年是前卫的了
外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自己选的车自然是最漂亮的,年轻,更喜欢m运动套装,最满意的就是选装了19寸的622m轮毂,感觉是最适合m版的轮毂的,整车档次提升一大截。原车单排一直很不满意,提回来以后原想改双边双出,但是越来越觉得4出有点儿夸张,单边双出也不错,就简单的焊了一个双出尾喉。车灯设计:车灯很遗憾没有选装LED,2w块,现在感觉有点儿后悔。氙气大灯内侧两个不亮,亮度也还算是说得过去,如果4只眼睛都能亮就再好不过了,初步打算后期加装两个灯泡和透镜,变成4只眼。车身造型:车身最喜欢的就是侧脸,完美无死角,驾驶舱部分整体稍稍后倾,感觉更猛一点儿。
外观还是可以的。开始时,从侧面看,对新款X1、X3和X5有点傻傻分不清,后来搞清楚了,后三角窗斜向上的是X3,平直的是X5,对称的是X1。所谓天使眼非常醒神。因为被刮过,发现车漆还挺厚的。屁股饱满这个取代转向灯的装饰件居然被人偷过
整体外观很bmw,双肾天使眼转角都是我喜欢的点车灯设计:自动大灯天使眼最爱,光线很足,夜间也好,进隧道也好都很赞做工车漆:做工上有些批评的地方,后备箱跟屁股车灯没对齐,后翼子板中间缝隙太大了,后雨刷那个在我看来就是个半成品,至少可以看出生产这个件的机器模具已经很老旧了,毛边满天飞,后期又没有修好,更别提称重了,可见bmw有些工艺不够严谨.
好多人比较讨厌开眼角,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对比2013款x3秀气了很多。为了让他显得硬朗一点,自己加装了侧踏板车灯设计:开眼角设计,好不好看每个人观点不一样,氙气灯亮度足够了,还有自动清洗功能反正比君越好多了做工车漆:车漆非常硬,估计是金属漆的原因。新车刚提回家,由于比之前君越宽了好几公分,碰到了别的车,车窗紧闭都听到挺大的声音。下车看看,左车头粘的都是别人的车漆,擦干净后只有个印子,抛个光就没事了车身造型:自己买的都是喜欢的,谁会买自己都嫌丑的车
外观大气,前脸充满力量感,天使眼大爱啊!泰版的做工不错,和美版比也没有什么区别,老美的做工也就那样哈哈。本来喜欢黑色,没现车提了白色,是真禁脏啊,哈哈大力推荐!
选择的M套件,外观非常大气时尚做工车漆:20iM套件雪山白不是金属漆,车漆一般吧,肯定没有白色金属漆看着闪亮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反正觉得比GLC和Q5好看,更Man!M套更饱满,推荐白色、灰色、黑色。M套的白色不是金属漆。车身造型:M套还是很漂亮的,显得车身更饱满。而且不容易过时,毕竟是要换代的车子了。车灯设计:经典的天使眼,不是LED,加装LED要2万块,研究了一下,除了颜值高,其他没啥。还是相信透镜灯效果更好。
外形自己觉得还是挺拉风的,去洗车的时被洗车小哥叫了两次了“那个X5洗好了”原来咋X3还是有点X5的霸气的。正常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吧缝隙也均匀,毕竟算是个办高级货了。
典型的宝马风格吧。车机是真的快,一开门就可以听歌了,以前的马自达,热完车了音乐还没有出来!咦。。。我为什么老是说马自达!
这个真皮啥品牌我记不得了,挺细腻的,相较于我630豪华上的荔枝皮来说。干邑色的内饰也很耐看,而且刚好630也是干邑色,这一看就是一家人的车?!碳纤维的点缀更是让我直接想打six stars!
一贯的宝马风格,没有奔驰会营造氛围,但也算耐看,内饰做工用料还行,座椅用了真皮,内饰板用了碳纤维,干邑色也能增加豪华感和车内空间感,中控屏大小合适,显示清晰明了,i7逻辑清晰一如既往好用。
干邑色m水桶座椅是最赞的,比红黑拼搭的帅太多,那玩意还得选配,无法理解。干邑色又比黑色香一些,这么选没毛病。内饰正常碳纤维饰板镂空m方向盘,后期又装个m1m2,再改个干碳的换挡拨片就更完美了,明天给各位分享内饰.jpg。除了桶椅mlogo不能发光,都很完美。不知道能否改发光mlogo,有懂的请评论。
内饰还是5年前的设计,都说比较老套了,我感觉还能接受,中控没有真皮包裹,但是能摸到的地方都是很软的,虽然内饰风格比较老,但是各种功能操作起来都非常便捷,很实用仪表中控:选装了HUD,所以是半液晶仪表,显示信息很全,车速,导航,多媒体,来电显示等等
摩卡真皮,看起比较时尚。仪表操作非常顺手,宝马的iDrive真是非常好用;带刹车功能的定速巡航非常方便,功能丰富,下坡时也保持速度,不会越走越快,向上或向下拨到底是加减10km/h,轻拨一下则是加减1km/h,非常便于调节车速,一般道路我都乐于使用,对减少右脚疲劳非常有帮助,按cruise键或刹车取消定速,向上或向下拨一下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定速。取消定速后速度表对应速度指示灯变为黄色,方便你知道取消前的巡航速度。几乎没有异味。全景天窗不错,前半部可以完全打开,有活动的挡板,而不是像Q5或GLC那样只是活动的透光帘子,这在艳阳高照的夏天广州非常重要。
内饰基本上都是软包,中控台样式中庸,宝马一成不变的样子。相比奔驰来说逊色了不少,话又说回来了,买车是为了开的,又不是用来住的,中控太豪华了也没必要。羊毛出在羊身上,一辆车总成本就这么多,这点成本加上去了,其他的就降下来了仪表中控:特别喜欢数字仪表板啊,可惜啊x3只有机械的,没有完美的车,留点遗憾下辆车才有盼头
BMW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内饰,我感觉还好啊,略感粗糙但胜在大气,这就是风格哈哈!值得表扬的是小三儿内饰的用料还是很讲究的,可以说环保材料吧,新车真的没什么异味,只有皮子味,我是什么除味的东西都没搁。当然,如果咱小三儿的内饰能稍微细腻一些更好了,想国产5系的内饰就不错哦,够档次。
比较是进口车,用料高档,做工精细,新车只有一股好闻的味道,提车时,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手感材质:内饰用料高档,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软的材质,我反正觉得软的材质比硬塑料好很多,车门都是真皮包裹异味异响:有一点真皮座椅的味道,敞开玻璃开几天连皮座椅的味道也没了,家里有小孩,买了用测房子甲醛的测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仪表中控:半液晶仪表盘不够装逼啊,换一套全液晶的要9000多米,太坑了云端互联:宝马有一个云端互联驾驶非常好用,好像宝马送了三年免费使用,手机可以远程控制和读取车载电脑数据,可以把导航信息直接发送到车辆
没有想象中的差,高光内饰很显档次,如果有皮革包裹就是满分了。晚上的琥珀色灯光非常舒服,好看。门板储物空间很大,很方便。仪表中控:8.8寸屏没有对手,清晰度高,很漂亮。仪表基本不看,因为加装了抬显,抬显很好用,推荐加配。异味异响:味道很小,新车太阳暴晒下会有一点,不晒太阳基本没有。很满意。手感材质:座椅单薄了些,如果能加装腿部支撑就完美了。电动腰撑没有想象中好用,因为它是硬的,用个软枕头可能更好。天窗:全景天窗不错,玻璃开启时是内收的,很不错!操作简单。小范围开启时,抽风效果明显。
用料能接触的地方都是软塑料,摸上去手感好。设计的每个地方使用都很顺手。都说宝马是干实事的,可能是这样吧,没有奔驰那么多花哨的,但是够用,且有的都好用。还是要批评储物空间应该多为客户想想。偶尔能感觉后窗有点点异响,但是大部分时间没有,据说是通病……
我觉得够用了,家里最高的是小孩175,其他都是不到163的矮丑穷,坐这车一点问题都没有! ☆ 空间设计亮点:门板置物的空间很大,相当大!手套箱好小,相当小!
前排都没啥说的,我176,75kg,调到我自己的舒适坐姿,后排家人坐着都还OK,但是没法和630后排相比,无法望其项背!
我们一家个子都不高,所以使用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后排座椅舒适性不如奔驰,但是好在配的16个喇叭的哈曼卡顿音响效果还不错,所以短途旅行可以的。奔驰GLC43白色基本没有柏林,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都定车了,后来各种配置都不满意,该换的!
空间够用,毕竟也是个中型SUV了,后排中规中矩。 第二排空间:第二排坐人没问题,但是进口车不带后排座椅头枕有点不够意思。
本人1.8米高,日常自己上下班开开足够了,后排空间不大,也够用 第二排空间:后排空间也够用 后备厢容积:后备箱空间不大,放东西会窜 这车综合性能可以:总体还算满意
179的个子后排空间完全够用很舒适,因为试驾x4m40i,后排完全没法用,坐在后面头部很憋屈,很压抑,g01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我身高175cm,前后排都够用,后排座椅不能像国产X3一样调节角度。手套箱空间比较小。后备箱够用,能放下两台16寸折叠自行车。后排座椅可放倒。
空间还算够用,孩子老婆不满意,因为前面两台车都比它空间的 大多了。☆ 空间设计亮点:没有眼镜盒是比较不可思议的。车内高度还是比较高,加上全景天窗,整个乘坐空间,看起来会比实际要大。 乘坐空间:前排空间调整好后,后排空间就有点将就了,还有就是后排座椅只支持放倒,没有向后调整的开关,只能固定角度,长途的话比较辛苦,加上座椅的柔软度偏硬,坐了车的朋友反映舒适度欠佳,长途可能会腰酸背疼 车内储物能力:门板储物格够大,可以放几瓶水,还有毛巾纸巾之类的,手套箱深度还可以,能放雨伞光碟之类物品。扶手箱因为有六碟连放的CD机,所以只能放一点小的物品。 后备厢容积:后备箱虽然没有我原来的丰田Rav4大,但是在中级SUV中已经算大的,而且后备箱后面两侧设计比较合理,凹进去的部分还可以放一些经常使用的物品,取用方便。值得表扬。 家人乘坐评价:老婆和孩子因为坐惯了大空间的车,一开始有点嫌弃这辆车的空间,但是现在已经很认同了,姥姥第一次坐刚好我把副驾驶位置往前面调整了一些,她夸赞说这个车很大,要多少钱?
空间方面很满意,无论坐人还是拉东西,都很够用。后排空间比较大,成年人坐4个没问题,后备箱也很大,曾经后排放倒以后拉上一对单人沙发。
虽然X3在国内归做中型SUV,实际在国外都是明确的紧凑型SUV,显然非常正确:无论前后排都不是宽裕的,仅仅够用而已。驾驶位主要的是右下侧比较突出,影响了右脚的空间。行旅箱也不是很大,唯一的好处是拿掉隔板后,空间比较高,逢年过节买个花什么的方便。四个门边的储物空间很大,放四支水外,还能放不少东西。但驾驶座椅后没有网兜或袋。后来换的高配座椅就有了。烟灰缸的设计炫酷,但用不着啊。中间扶手箱还可以,里面有USB插口和充电插口。
家里人个子都不大5人出行毫无压力,以前的车后座放一个安全座椅以后只能坐一个人了,现在放了座椅再坐2个完全没问题,因为后驱的缘故,中间的隆起还是有一点点但是因为宽度够,所以不影响乘坐,满分表现!放行李:后备箱开口很大,很平整,一般出行两个箱子加上水吃的还有一个儿童安全座椅总的来说家用空间充分,中间有一个可以收放的二层,放一些毛巾之类的东西也很方便,侧面还有挂东西的钩子,暖暖的很贴心!储物空间:哇,这个储物空间真的没得说,我另外两台车前排门上只能放1瓶水,x3最少可以放4瓶中控位置还可以放2瓶手机钱包也有地方放扶手箱里面放一些零钱票据完全没问题,比较赞!对了,这车居然没有眼镜盒,这是几个意思,很不方便啊有么有!乘坐空间:前排就不说了很宽大,家里人个子都不大,后排虽然中间有一点点凸起但是坐3个人跑长途也丝毫不会觉得累空间32个赞,家用绰绰有余,大个子家庭除外
乘坐空间宽敞,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180还是170坐上去都不会觉得挤,后排最多的时候寄过4个成年人。储物空间对于我来说算够用,但是后排扶手居然没有杯架,几块钱的事都减配了。乘坐空间:我身高177,调整好座椅,后排还有2拳的空间。suv优势就是头部空间大,座椅调到最高还有将近一拳距离,配合全景大天窗,空间感十足,老婆说像坐在车外面一样的感觉横向对比:犹豫考虑到后期一家人出去玩更加方便,包括后期要用到的儿童座椅,后排空间还是我们重点考察的。Q5后排真心不大,而且中间隆起太高了,pass。Glc后排空间一般,pass。F-pace让我眼前一亮,空间虽说不大,但是也绝对够用。5gt空间碾压上述所有车型。综上所述空间5gt大于x3大于fpace=glc大于q5
小三儿的乘坐空间比较合理,187cm的个子前排后排腿部头部都无压力;储物空间的利用率一般,驾驶席缺随手放票据等小物件的地方,没有眼镜盒不方便。横向对比:前后腿部空间比glc、q5都好,后排座椅坐3人没问题,不过长途乘坐中间座位硬会不太舒服。
驾驶空间很满意,头里车顶一圈半,驾驶非常舒服乘坐空间:后排空间是最满意的,本人180CM180斤,调好我自己的座位后,后面乘客任然可以翘二腿,为此很苦恼啊,把座椅磴得好脏啊。储物空间:储物空间太少了,没有眼镜盒,没有手套工具箱放行李:后备箱很大,有一次花市买了两盆三角梅,自己的后备箱就拉回来了,真能装啊。
1.前排空间188cm高度以内的人应该都能有不错的空间感受。本人180感觉非常宽敞。2.后牌空间不造假(GLC就是把座椅腿部做短来营造空间感,导致大腿缺乏支撑),X3纵向空间同级别算是比较大的,横向也不错,坐3个人很轻松,中间突起也不是特别高坐人还挺舒服。3.后尾箱,整体规整,空间也不错。没有备胎,所以开口很低,拿放东西超舒服。但是尾箱版下面的隔板层空间没有想象的大,毕竟电瓶是放在后面的。
动力强,加速快,隔音比马自达强很多,虽然看数据,两车的噪音值其实差不多,但体感上真的是差太多了,包括GLC43,隔音比马自达就是强很多。低速的时候,方向盘比马自达轻一点,高速……还没开始体验。 跑高速:高速还没跑过,五一回老家试试高速开起来怎么样。 刹车灵敏性:刹车嘎嘎响,特别是低速停车的时候,我老婆以为车坏了,在旁边又看又拍视频,结果4S说是正常的。点头严重,现在只能轻轻踩、提前踩,免得老是对其他车鞠躬! 底盘:高情商:底盘非常整!低情商:真特么的硬!
驾驶感受:B58+8AT外加M部门的特殊调教,那自然没得说,SP模式下直接3000转待机,给油就猛窜,新手的话需要多适应,不过日常c模式就很温和,挺好上手的。 不过方向盘无论低速还是高速都挺沉的,但并不笨重,给手掌手臂的反馈感十足,可能可怜了我家女车手,哈哈。 我其实更愿意把这个m40i的x3称为更暴躁的小x5,少了7p马力,多了10还是20扭矩?记不清了。视频为冷车启动声音,略微低调。 跑高速:给油就超车,不知不觉150+,安全第一哦!
驾驶感受:宝马的操控感受不敢说第一,但也绝对是前列了!为了选出我喜欢的车,中间租赁过各种豪车,从卡宴 路虎揽胜 GLE Q7 5系 奥迪A6旅行 奔驰E每辆车都深度体验超过一周,总结卡宴没有宝马操控好,只是地盘厚重感更强,奔驰就是设计好看,感觉像是开船,晃动较大,奥迪屏幕太多不喜欢,操作系统不习惯,驾驶感受也是很厚重,所以为了驾驶感受和性价比,只能选宝马或奔驰。
驾驶感受:起步比较平顺,冷启动直接开变速箱还是有点跳动的。动力在普通模式中规中矩,不会让你有很强的运动感,和普通x3感受类似,但是动力足,很稳、厚重感强。切换sport以后回火声很带感,发动机降档很积极,一松油门副驾会往前嗑的那种,声浪也够,很有辨识度。 刹车灵敏性:刹车比国产X3好太多,很有安全感,可以刹得住,也兼顾舒适性。
宝马的操控确实有两把刷子,开起来信心足,底盘整,扎实,方向精准,动力跟脚,这也是我一直选择宝马的原因之一,3.0T直6平时开基本不用超过2000转,很轻快,底气足,过2500转就像猛虎睡醒了,踩多少有多少,并且动力源源不断,这车能爆表,所以动力不用担心,虽然5秒的加速不及现在双电机的电车,但我就是喜换机械质感带来的愉悦感。
驾驶感受:原来开的是F30,国产x3也开过,最大区别就是四缸和六缸的差异,这台直六真的安静,平稳,感觉比839的V6质感还有底气,提速质感超好。悬挂方面比普通的x3要硬,通过一些连续坑洼的路段,车内还是有点颠的,但完全不晃悠。刹车感觉还是有点软。方向很准,变道质感比f30也好。但是方向助力上有时感觉有点假,开的还不多,后期再做评价吧。
驾驶感受:提速很棒,comfort下不明显,sport模式下还好,最吊的是sp+,正常怠速1000多的车子直接拉到3000起,全时保持最大功率输出,同时配上b58的声音,直接让一切b48成为笑话。因为之前开老款的5系,5系的sp模式也是保持2000加的高转速来维持最大功率,在x3m40i上我的感觉是sp+才是真正的运动模式,而sport则是介于在正常怠速状态保持变速箱灵敏度的一种模式。推荐sp individual设置成转向comfort、发动机sp+、变速箱sp,这样保持日常转向的舒适性同时在低速不顿挫的情况下享受高输出和声浪
动力对我来说是够用,2.0t184p270n,看上去很勉强,我开车是个慢性子,现在感觉动力足够。试驾的时候试驾员就跟说,你这开车习惯,低功率就足够了。。不过喜欢开快车的,建议还是上高功。加速表现:普通模式中规中矩,高速超车比较普通,但是切换到运动模式,就像换了一辆车,推背感随之而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也很带感动力平顺性:顿挫感几乎没有,涡轮介入基本感受不到,巡航100公里转速大约保持在1800转左右。跑高速:高速巡航还可以,120公里以上超车就有点儿吃力了,发动机声音不小,毕竟180p,如果上28高功会轻松不少。后期准备刷ECU,提升一点儿马力和扭矩。
高速超车毫无压力,受限于速度限制,我还从没试过地板油,动力源源不绝,还没有出现过不够用的现象,比我之前的1.4t2.0t强太多了,满意!回老家满载爬坡也是稳稳当当,另外涡轮迟滞不明显,很赞!加速表现:没用过运动模式,普通节能模式已经足够用了,油耗还低,多好呢,是吧!跑高速:一不小心就超出限速了,很无奈,动力太好也郁闷啊,中国的限速让我们很无语啊!得益于自重,高速很稳,不过下雨天尾巴会飘,过水坑还是得多注意!动力平顺性:涡轮的迟滞很小,bmw的调教很有意思,换挡完全感觉不到,只有在狠踩油门的时候,突然动力高转,然后尖叫,很澎湃啊,哈哈哈!关于定速巡航:过隧道降速出隧道提速都是一脚刹车一脚油门揣到底的感觉,太激进了,不温柔的慢慢来!
动力是这次选车的首要考虑,之前开了2年的2.4的君越,日常也够用了,但是毕竟还年轻嘛,超车提速的时候经常力不从心怎么行,光喝油不出力啊。(题外话,提第一辆君越的时候我的科目四刚过,那时候认为动力什么的不重要,毕竟和教练车比,20万左右的车怎么开都不会感觉难受,但是现在驾驶经验丰富了,就想浪一浪哈哈。)所以这次选车动力是首要的,3.0t在大上海开经常遇到堵车也不经济实用,最后决定一定要买一台2.0t高功率版本。最后对比下来,选择了x328i,245匹马力,6.5秒破百,虽然我不经常彪车,但是我想超车的时候动力一定够。加速表现:D档提速平顺,120以上猛踩油门依然有推背感。挂上S档发动机瞬间变身,油门响应十分积极,轻踩踏板马上就有推背感。s所有电子辅助设备关闭,让你充分感受驾驶乐趣刚提车试试加速:之前没开过快车,S模式一脚地板油,自己都被吓一跳,前面控制台上放的东西全被摔下来了,后面坐的人吓了一跳。横向对比:Q5中规中矩,glc加速度没有想象的顺畅。5gt和fpace看的时候2驱的,加速度自然比不上4驱的x3动力平顺性:低档位涡轮介入有些迟缓,之前开的君越是自吸的,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是只要涡轮介入后,加速感觉不到换挡有顿挫跑高速:开车还是要注意安全,不随意变道,不开斗气车。但是需要超车变道的时候,确定好安全的状态下,动作一定要果断,x3完全可以做到
20i的184马力135kw数据上看比较弱,但BMW标的是净功率,同时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很好,市内通勤和高速跑到120超车均无压力,家用足够了,习惯开跑车的还是别考虑小三儿了。动力平顺性:动力平顺性值得表扬,无论低速高速换挡感觉不到顿挫,涡轮介入并不突兀,加速线性比较好。
毕竟是20i的配置,动力只有184马力,但是只要肯给油,调到运动模式,还是很有推背感的加速表现:调到运动模式,加速还是很给力的,油耗当然也给力动力平顺性:8档手自一体,调到经济模式加速比较平顺,乘坐安静平顺
正常模式下20i市区和高速都足够了,ECO模式下主要考虑省油,加速慢跑高速:非常稳,很不错。动力够用,超车加速平稳线性,源源不断!动力平顺性:波箱出奇的好,完全感觉不到车在换挡,非常顺
28的动力是我目前开过最好的2.0的车(XC90,T6版没开过)油门和变速箱配合的好,能做到动力你想来就来。
操控没得说,毕竟就是为这个而来的,方向盘很轻盈,转向很灵活,指哪儿打哪儿。变速箱调教相当到位,开起来如丝一般顺滑。
底盘悬挂紧绷,过减速带弹跳明显。平路的话,悬挂并不会让人不适。坑洼路段感觉应该说悬挂的韧性也不错。这个车最大的好处就是雨天行驶在高速路能够感觉到四个轮子就像吸盘一样吸在路面,给人非常稳定的感觉,这个和以前开的后驱的13代皇冠相比真是太明显了。一则是四驱,二者是宝马的底盘调教吧。开山路也是这个车的优势,不会左摇右摆,循迹性非常好。刹车前段有虚位,后段则非常线性和给人信心。油门非常线性、好控制,几乎觉察不到换挡,配合AUTOHOLD这给市区频繁起步、跟车给人非常平稳舒适的感觉,跟原来皇冠一顿一蹉差别很大。高速巡航的感觉也很不错。总之,行驶起来都非常顺畅、一气呵成,这点跟皇冠比太明显了。
bmw的操控其实没啥好说的不过我有点后悔的是没买高一个配置,后驱过水坑总感觉有点甩尾山路:漆面不错,在老家,当时很担心路边的草啊刺啊刮在车身上心都在滴血,下车一看只有点灰尘,不错不错!雨雪泥泞路面:再后悔一次,下雨天没有四驱要甩尾,很郁闷,当时该选个高一级的配置的,后悔药有卖吗?给我来一打!底盘及悬架:底盘包裹很好,通过性不错,悬架硬度适中吧,不软不硬,过坑洼路面摇摆还是有点明显,细微路况过滤勉勉强强吧!
一直听说宝马主打操控,其他的车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对比之前君越来说,方向盘更加灵敏,路面状况通过方向盘直接反馈到手中,转弯侧倾的少,底盘更有韧劲。之前君越开120已经觉得有点快了,x3不小心开到160开始没有太大感觉,可能这就是操控上的差距吧底盘及悬架:悬挂不软不硬,细小颠簸都可以过滤,又不会让你感觉松松垮垮。通过性比轿车优势大多了,路肩随便上,小区停车难度一下降低了好多横向对比:GLC有些偏软;q5中规中矩;fpace运动调教后非常硬朗以至于,试驾40码过减速带,导致后排的人直接颠起来撞到头了。
BMW操控真没的说,可以说是最大的卖点吧。谁上手开都没难度,感觉车就是人的腿,指向精准,人车合一,加速平顺无顿挫,有一种轿车的驾驶感受。底盘及悬架:地盘悬架调教真的不错,车的整体感很强,过小的颠簸路面韧性十足,过弯侧倾较小。
宝马的汽车操控性都还不错底盘及悬架:底盘比较硬,驾驶时对路况感受非常清晰,估计乘坐就要差一点山路:开山路转弯,姿态良好,有点广告里宝马过弯的感觉方向盘:M系丁字裤方向盘带拨片换挡非常满意,逼格满满,虽然我一次没用过拨片换挡,哈哈哈
车身重,刹车需要适应,特别是开惯轿车的。M套方向盘表面光滑,不跟手。油门刹车两个踏板间隔距离合适。底盘及悬架:悬架便硬朗,开起来舒服坐起来舒适差点意思。底盘整体性很好,钢板一块的感觉。
其实一直不知道什么叫专项精准。但是能感觉到当你40的速度过一个120°的湾时,或者说40的速度下立交桥的转弯时,虽然车也会有点倾斜和甩人的感觉,但是只要你自己想让车不偏离车道,X3一定会听你话稳在车道内。可能这就是转向精准吧。过减速带时感觉有点硬,但是绝对不会有很大的动静,很能体现出运动和这个级别的基本舒适性。
油耗:速度起不来,油耗当然就高,目前平均车速20不到,油耗13.3,考虑到是3.0嘛,我也觉得还是太高了一点啦!
油耗:目前行驶1200km,高速700+,市区500+,多数时刻c模式,偶尔sp模式,油耗目前10.5,我感觉如果油耗低于11就是对不起这个车?,图片是前几天拍的10.3。对于这个2吨+6缸的车,目前的油耗我肯定是给满分了,b58+8at, YYDS.
油耗:目前市区上下班,郊区往返比例2:1,平均油耗11不到,毕竟车重、风阻大,不到1块钱1km的价格还算可以。
时速100发动机只有1500转,时速120发动机只有1800转,变速箱比较聪明,高速不到9L,市区拥堵也就12L,比GLC43和SQ5油耗都要低一些,1.9吨出头的SUV,又是四驱,又是3.0T,10L的油耗可以说表现优秀了。
油耗:没仔细算,目前行驶的900多公里,表显11.9l/km,平均时速31km/H。六缸,不带48v,这个油耗应该算正常的吧。
油耗:市区通勤13个油每百公里,高速12.5。提车至今跑了1700公里加油200左右,每公里1.17元左右。正常,对于b58很合理,不费。(给车友献上冷启动声音效果)
我没太关注平均油耗,现在开了600多公里,加了一千左右的油,现在还剩下半箱多一点。期间高速跑了300多公里吧,剩下都是市区,
市区快十四个油了,高速还不错。整体来看是因为车辆自身重量也是比较大,加上我们家块头都大,所以油耗可以接受
我的油耗现在是9.3L/100km,因为我跑高速比较多,市区高速大概三七开吧。自己计算过油耗,高速100巡航不到9个油。。。市区里面大概十一二个吧,我开车比较温柔,是个慢性子,不喜欢急加速。
行驶了2万1千多公里,一半用comfort一半用Eco模式,通常Autostop,平均车速37.1km/h,油耗9.8,尚可以接受吧。云端互联
目前来看和磨合2年的君越油耗差不多,综合在12左右。记得君越刚提回来的时候,能到18个油。希望后期能降下来城市路段表现:开空调的情况下上海市区13-14,堵车的情况就更多了高速路段表现:高速2-4个人,平均9个油左右,最低能到8个一下
目前2500km的综合油耗10.6,平均速度35km/小时,市区和高速各半吧,比较满意,据说首保后还能降一点。
以前我开科鲁兹1.6T,8.5个油我都觉得耗油,现在10.8个油,哈哈城市路段表现:刚刚从4S开到成都犀浦上牌再回家油耗有18个,当时把我震惊了,现在跑了2000公里降到10.8.希望首保后能再降一点
一半市区一半高速,10~11个油,过了磨合期应该还能降一点。一箱油跑500公里吧。1.8吨左右的车,加上四驱系统,油耗会高一点。城市路段表现:发动机自动启停有点动静,习惯就好。坐姿高,视野好。城市估计是得13高速路段表现:非常稳,噪音主要是胎噪。沥青路面表现完美,水泥路面会有胎噪。高速油耗开巡航开eco,嫩节省一些。
目前开了1200公里,高速和市区5:5吧,平均油耗是11.2应该还算好吧。好像开个大众帕萨特也要10升出头吧,毕竟越野车风阻大点,车重点,还是全时4驱。个人觉得还可以接受。还没做首保应该还会降低点吧
悬挂偏硬,过减速带振动比较明显,但是整体稳定性很不错。空调:空调,我只能说很强,济南七八月份温度能到近40度,空调最大只开到过3档,冬天零下十几度,暖风不开压缩机,最大也只到过3档。座椅加热热的很快,隔着坐垫也能感受到,冬天里确实帮了不少忙。座椅舒适性:座椅略硬,包裹性不如5系,原来的运动座椅被取消掉了,感觉舒适性上差不少,20的没有腰撑,也没选装,有点儿后悔。噪音控制:隔音性能一般吧,因为都是防爆胎,比较硬,又选装了19寸宽胎,感觉噪音主要来自胎噪。风噪控制的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舒适性真的一般,尤其难受的是座椅:坐垫平板状,没有包裹性,坐垫单薄、海绵垫比较硬,Nevada真皮非常粗糙且硬且闷热异常,夏天开空调情况下不到十分钟就屁股潮湿难受死了,坐垫后部比较窄,凸起的边缘硌着右侧臀部改不了几十公里就发麻,怎么调都是觉得非常不舒服,真不知道这种座椅有没有经过真实驾驶测试的。非常怀念皇冠的座椅,真是怎么坐都是舒适。实在受不了,在2万公里时换了高配运动座椅,改善非常大。应该说隔音还是不错的,风噪不大,虽然在车外听发动机的声音就像拖拉机,但车内听可以接受,配的Dunlop缺气保用轮胎在粗糙路面的噪音真不是一般的大,但在近期广州新铺的降噪沥青路面上则几乎听不到胎噪,主要是发动机加速的声音。空调出风口是挺冷的,但给你实际的感觉不怎么凉快。自动空调只是温度自动,不像皇冠那样风量也是自动控制。选装的HUD非常好用,导航等信息都可以显示,亮度很高,即使是在夏日带着墨镜都能看清。选装的舒适进入包括尾门一脚踢开和关非常好用,但只有前面两个门有舒适进入,抠!自动调节明暗后视镜也只有左侧有。宝马的云端互联除了偶有失常外,还是挺不错的,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手机上查找地址,然后发送到车上设置为目的地;如果开着车,可以使用语音识别查找地址,说得准确的话,准确率超过八成;还可以一键接通宝马后台查找地址,发送到车上。也可以使用语音识别拨打电话。当然了,宝马的鸡腿电子档把一流,造型酷、手感好、档位非常清晰,不像试车时的XT5,模糊不清,每次都是两三次才能挂入档,陪试的销售都说要挂多几次才行。总之,宝马在让你专心开车这方面做得不错。换的高配座椅,带腰托、腰夹(几乎没有用过)和腿托高配座椅明显比原来的普通座椅形状好、坐垫厚一些
过坑洼路面,车身姿态有一些摇摆,座椅偏硬!空调:空调很给力,冷热速度都很快,启停和空调配合也很到位!噪音控制:噪音控制一般吧,开个玩笑这车的静音还没有吉利博瑞做得好
前后座椅宽大舒适,防爆胎胎噪有些大,应该不是双层玻璃,乘坐舒适性肯定是不如轿车的空调:使用简单,小学生不用说明书应该也会调。制冷比较快,夏天直接开最强制冷,温度下来了再恢复正常设置,还是比较简单的。行驶舒适性:X设计套件,自带腰托,不管什么体型的人应该都能找到比较舒服的驾驶位。方向盘有些细,可能是我之前用惯方向盘套的原因吧。每次都很享受驾驶的感觉座椅舒适性:不管前后座椅都比较宽厚,用料填充物也比较厚实。店里试坐了x1,虽然后排很大但是那座椅是在太小了,如果长10-15公分后排也没什么影响,舒适度就会提高很多,不知道设计部门怎么想的。驾驶位有腿托就更好啦,连x1都有噪音控制:发动机d档比较安静,当时防爆胎的原因告诉时候噪音有点大,音乐开大点就好了
小三儿的舒适性一般,座椅较硬、包裹性不是很好,特别是前排座椅没有腰拖差评。行驶噪音控制算不错吧,跑高速120主要是风噪大,防爆胎胎噪还好,100km速度以下噪音就很小了。空调:自动空调值得表扬,制冷很快,一般2档就能满足需要了,风扇噪音可以接受,3档以上风扇噪音有些大。
车速80公里的时候特别特别安静,很舒服,出去自驾游,车内交谈很轻松舒适空调:空调很好,制冷效果强,噪音很小,后排出风口也能调整冷热很不错座椅舒适性:全真皮运动座椅,是很舒适,如果主驾位置有腰部支撑就好很多了
宝马车的感觉,开起来舒服,坐起来比不过奔驰,少一颗星是因为胎噪,有提升空间。雾霾天:自动切换内外循环,能过滤pm2.5的功能。空调:自动空调很舒服,配合出风口的温度旋钮,很好用,面板很漂亮。噪音控制:胎噪能传到车内,开点音乐就好了。防爆胎的通病,主要是水泥路面噪声会有。音响:音质一般,不差钱就加装高级音响吧。可调节的范围很有限,也就是低音高音普通调节。行驶舒适性:很顺滑,驾驶者之车。行驶品质高,过减速带不拖泥带水,路面的情况能直接传递给驾驶者。座椅舒适性:单薄了一点,稍短了一点,我身高185,坐上去有个腿撑就更好了。后排座椅老人反应也很舒服。中央扶手没有杯架不应该。导航:好用,真的好用!互联驾驶很方便,导航指示清晰,很不错!特别配合抬显,很方便,不用低头看,很安全。
谈不上特舒适,但是座椅宽大程度还行,真皮和皮肤接触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虽偏向运动型车,但是舒适性还是可以的。比霸道这种纯越野的感觉会好一点。N20B20的发动机声音有点大,但是整车的密封应该还可以,关上窗还是非常安静的。
55万落地直6,还想咋滴?要是没换成这台,奥迪的2.0T落地也要49万了(有选配HUD),估计是自己买的最后一台车了吧,我老了,折腾不动了!
前几年痴迷了好久的A6奥肉妥协给了更适合家用的630后,一直心有不甘,仍旧想机会合适了圆梦一辆6缸,这不四月初开始了解到这个m40i后,发疯了做功课,同时对比了sq5,但座椅太硬没试驾,和glc43略贵+辣鸡变速箱也pass了。找了数不清的车资源后最终放弃了外地订车,同时联系到了我们本地M授权经销商的M经理,仅仅试驾了几分钟就让我直接决定:就是它了! 价格合适+颜色内饰满意,虽然不是我最心仪的选装(指黑色高光组件+红色卡钳+M自适应悬架),但是也是我享受当下,及时行乐理念的不二之选!事实证明我的选择的确没错,媳妇儿也很中意,哈哈!PS: 我这个有一个3000元的手势控制功能,挺好玩儿的,在车内手指头摇来摇去宛如一个纸张,哈哈哈哈? 希望下一辆车我能搞一辆真正的Mpower! M2C真是帅!
有生之年开上3.0了,千金难买心头好,没有遗憾了。消费是需要冲动的。 购车优惠:落地58出头了,带8k选装(刹车和后排座椅加热)。下手还是早了。不过小红书价格也不太相信,贷款按揭什么的搞不清楚,落地包了和威固合作的远厂车衣,也值点钱吧。 保养项目:被售后忽悠买了延保到第六年花了2.5w,说是要换很多东西,进口车换起来贵,想着要开个很久就买了,也不知道咋样,是不是大冤种。
预算60,目标明确,中型或中大型SUV,今年车市行情不好,疫情加上新能源的冲击,部分大排量燃油车优惠挺给力,虽然这车上路比国产X3贵了10万出头,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有性价比的,毕竟3.0T越来越少了,C63,GLC63马上都是2.0T加电机了,有考虑过2.0T的X5L的,但是优惠太少,性价比不高,再想想这也是自己最后1辆油车,不上3.0T会后悔。
这个“性价比”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喜欢,有人觉得25i的x3用的好的很,性价比高,我觉得比顶配也就贵了十几万,又是六缸,又是进口,性价比无敌,当然有人又会说再贵十几万还有更好的…。所以这玩意看个人喜欢,买车的用途和大家购车预算。
b58 直列6缸3.0t,这个价格不香吗(欣赏不来m240i的臀部,可能不太丰腴吧)各位中意的车友可以照着52w去跟4s店谈现车,这样会更香,因为我见过,何况现在是年底!!
买车时候预算60,是想上28,但是没有车,订车要半年多,没有等,退而求其次选了20,裸车42.9,加选装46,落地52w。毕竟是进口车,性价比方面和Q5、glc比还差不少,标配配置:标配功能刚够,但是没有电耳是一大诟病,毕竟落地50w的车了,后视镜还要手动折叠,很尴尬,所以毫不犹豫选装了。选装配置:选装了HUD,显示内容丰富,包括车速,导航,多媒体等都能显示。19寸622m轮毂,外观看起来更帅了。舒适进入,从此车钥匙就放包里再也不用拿出来了。电耳,电动折叠的后视镜,带自动防眩目。因为是进口车,选装周期比较长,等了3个月。。。
因为进口,同时也不是大众车型,性价比就不高了。虽然宝马算是有点豪华的品牌,但X3仅仅是这个品牌一般舒适性的紧凑型SUV。你如果想买一辆一个人开为主、在各种路况下开起来很有信心、有活力的车,那么X3是个选择。
性价比一般般,因为是进口,如果用这个价钱买奥迪q5或者5系那配置都高了去了,不过既然选择进口也就接受了选装配置:电尾门是好东西,没选蓝牙电话,愁了,方向盘上的拨号,中控上的tel都成了鸡肋
进口的性价比永远比不上国产,明年x3就要国产了,价格估计会降5万左右,而且空间还会加大。可是我买车又不是为了性价比买,目前空间足够了,动力也足够了,出新款也和我没关系了,先开先享受
以前小三儿饱受诟病的是性价比低,现在感觉泰版的性价比已经不错哦,该有的主流配置基本都有了,当然主动安全配置这方面真是欠缺,优惠完的价格跟glc比也差不多了。
目前打折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进口车,关税摆在那!不怕等的,建议选配,抬显,舒适进入,电耳,622轮毂选配件性价比高!
喜欢就好,是个好用的车。如果在高配车上加上座椅通风,自适应巡航应该性价比就不错了,现在可能还差那么一小点吧。现在优惠幅度还可以,所以我觉性价比还挺高。米够我还是建议上28的,三个字“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