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车是非常低调的。它的外观就跟普普通通的大众SUV没有什么区别,好在我买的是全黑的车身,还挺有运动感的。
1??品牌非常适合打工人???,开到单位也不会有人私下议论,属于美味苍蝇馆子系列,可以自己愉快享受。2??外观黑化比较酷,爹味较淡,适合年轻人。3??21寸轮毂过弯能提供比较好的支撑性,外观也比20寸更有张力些。4??标轴里面空间算是挺能打的,尤其是后备箱,平常我有一些赛车装备或者自行车都可以放得下。5??发动机、变速箱、空悬的调教都偏向舒适平顺,俨然一台自吸车,自驾能让人感到非常惬意。6??公路表现在suv中算中上,跟轿车还是有一定差距。7??非铺装路表现在suv中算顶流,跟orv还是有一定差距。8??没有极为突出的缺点就是一种优点
当忙碌的快节奏不断触碰着我们敏感的神经,工作和生活的天平难以平衡的时候,就很迫切的找一个平衡点,想选一款车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途锐正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之选,它的合适和实用是我最终选择它的原因,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更要开的舒服坐的舒服,配置齐全,在忙碌之外寻点空闲时间去奔赴心中的诗和远方。 最满意的:途锐在进口豪华SUV中是低调奢华的象征,而且性价比出众,在同级豪华车中是实力比较雄厚的,恒时四驱,托森差速器,空气悬架等硬件配置都是非常亮眼的。
7月31日定的车,等了快三个月了,终于等到4S店通知提车。看到车的时候好激动啊!谁让我对途锐情有独钟,真是佩服自己的耐心。身边有些朋友不理解我买这个车,我是觉得途锐挺适合我的,各方面都很优秀,比BBA好,不论从各项数据上看,还是从内饰,到动力,越野性能,个人觉得是相当不错。出了这个二十周年我觉得我更加满足我的个性需求,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1??与之对应的就是套娃造型看不大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还是看自己的需求。2??21寸轮毂好看归好看,越野起来就不太靠谱,40比的扁平我是不敢拿去试错的,自己就备了一套at胎。3??标轴空间还是看你放什么,通常有几位乘员,比如我放自行车就要推倒后排,乘坐空间就有局限性,所以后期成家了还是准备挂车顶上,就要考虑一下限高问题。4??发动机、变速箱、空悬调教的偏舒适平顺缺点就是没有激情,像是一列没有感情的火车,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三大件和卡宴驾驶感受不同的原因。5??公路表现硬要说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侧倾较大,与suv横比算中上,和轿车还是有一定差距,天生重心高缺陷无法改变。6??非铺装路硬要说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不抗造,承载式车身都这个毛病,抗扭性不如orv,但横比suv途锐算是抗扭顶流。7??车友们说的大灯热熔、机脚垫损坏还没碰到过不做评价,唯一就是低速倒车时会有油箱异响,我个人是能接受。8??国六后加入gpf,静态下发动机排气声音啵啵啵,不太像一台六缸机。9??没有极为突出的优点就是一种缺点
3.0的油耗确实不低了,随便跑跑就得12个油,不过动力表现确实在这儿摆着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弃其经济性了。
主要不满意的还是这个车的售后方面,服务网点太少了,有点担心以后的售后问题。不过还好我有认识的朋友是做维修的,到时候就交给他了。
外观可以选择的颜色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外观的设计有一点太普通了,没有什么太多自己的特色。
可以说这台车型的外观是非常平庸的,我特意选了一个黑色的车身。这个版本颜值看着还高一些。因为大众的车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外观设计。
有的人喜欢看这个车的外观,有的人不喜欢看,我就是觉得这个车的尾部造型没有那么漂亮,前面的设计还是可以的。
外观见仁见智,标轴比例协调,大尺寸轮毂富有张力。有人说第一代出道即巅峰,第二代第三代逐渐没落了,也有人说一代后再无途锐。先说说的我的感受,一开始我也这么觉得,乍一看很普通,但后来看久了也许是有感情了,发现还是自己的车最香。如果从设计角度剖析呢,鄙人拙见原因有四:1??逐渐普及的铺装公路使得更多的suv开始塑造产品的公路性能,同时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和油价上涨也使车企开始在风阻上面做文章以求得更低的能源消耗,二者加一就使得高大威猛的suv时代成为过去式。2??大众祖传的套娃的设计使旗舰车型与中低端车型外观上难以分辨。3??一代途锐纵向线条较多,在视觉上给人以更高大的感觉,二代逐渐使用横向线条来调整视觉比例,三代全面采用横向线条作为主基调以突出其视觉上的公路性能。除了视觉上以外,物理上三代标准模式下也比一代途锐的离地间隙低了一些,所以造成了途锐变矮的视觉感受。4??“以大为美”的风气愈演愈烈,更大尺寸的suv带来的视觉冲击是途锐这个严格意义上的中型suv无法具备的,曾几何时我们都是以大小来区分车的级别,然而现在这套方法却不再适用,所以不是途锐变小气了,而是大家都变大气了。综上5分。
前脸采用了一个大尺寸多边形进气格栅并加以熏黑处理,格栅内部使用了多条横向饰条进行点缀,中间依旧嵌有大众VW的logo,辨识度非常的高,再搭配左右两侧远近光与日间行车灯一体的LED大灯组,内部使用了不规则设计加矩阵式布局组合,第一眼给人很凶猛的感觉。车身侧面线条圆润,车顶从C柱开始向下有一点微微的溜背,整体非常饱满,车身下方使用的20英寸熏黑轮毂也是很运动。新款途锐的车身尺寸为4878mm*1984mm*1686mm,轴距2899毫米,属于中大型SUV。
首先二十周年这个墨砚蓝的颜色我比较喜欢,这种深点的蓝,个人觉得很耐看,又带点特别。配上黑色套件又酷又高级,车身比普通版多几处20周年的标。轮毂比普通版好看,21寸。
内饰风格也还可以吧,毕竟不是传统的造型,车机还是挺大的,只是不够流畅。这个座椅还是非常舒适的,因为很厚实,而且还有空气悬挂,颠簸感很小。
内饰设计和外观比较呼应。主打数字座舱,全触屏需要适应,习惯了按键手感,方便盲操,不过这也是必然趋势咱也躲不过去。用料方面差点意思,下面详说。综上3分。再来一个周冠宇??加持圈速哈哈哈。 内饰用料:用料比较大的槽点就是真皮覆盖面积小,多数地方都是用软性的塘塑材质,尤其在中控台下方放膝盖的位置,没有软性材质的衬垫。买车的时候有碰到一个销售,试驾的时候跟我说这地方不放垫子是怕变速箱过热,我?怕垫子烫不怕我膝盖烫吗?这种蹩脚理由也能找出来,都该拉去培训一下专业知识了。再一个外观这么运动的车咋不给配个打孔方向盘呢,高代谢的人不配吗? 空调效果:德系车的空调效果普遍不太行,在广东夏天需要长期使用21度自动空调,而老rx只需要调到26度就能把我冻死了。 座椅舒适性:座椅没有很软也没有很硬,承托性和舒适性取了个中间值,坐垫和靠垫的侧翼收紧好评!为什么说这车适合长途自驾呢,我曾连开23小时高速下来依旧轻松自然。另外腰托好评,23小时里有它不小的功劳,虽然我从来没料到过25岁的我竟然会腰疼,在这里建议大家不要驼背,多做核心训练! 座椅通风:座椅通风很好用,风量大降温快,以至于开时间长了?凉…
新款途锐的整个内饰布局比较常规,延续了大众家族一贯的设计风格。首先是配备了15英寸中控大屏以及12英寸全液晶仪表,设计的很像双连屏,还配备了HUD抬头显示系统,基本囊括了日常驾驶的所有显示需要,使整个内饰充满科技感。新款途锐作为大众的“顶梁柱”车型,在配置上肯定也是该有的都得有,比如:丹拿音响、30色氛围灯、手机Wi-Fi热点、无钥匙进入、定速巡航、倒车影像、上坡辅助、自动泊车入位、自动驻车、自动雨刷、自动空调、一键启动等等比较实用的配置
让我意外的是它座椅的体感,这款座椅材质相比较于普通版的会更加柔软些,据说跟顶配途锐的材质一样。此外,就连后排都是打孔皮的,触感也更细腻些。另外内饰缝线也不同,我这车用的双色缝线,比标配的单色缝线我觉得质感提升不少。
每个人开车对于后备箱的要求可能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是觉得这个车的后备箱稍微小了一点。
空间尺寸还算是可以的,毕竟车身也接近4米9了,五个座位都还挺舒服的,后备箱也很宽敞。
整体空间中规中矩,轴距并不讨喜,所以后排纵向空间成了加长时代的主流诟病,其他乘员空间表现良好,尾厢空间充裕,综上4分。 乘坐空间:驾驶位空间充裕,本人183,70kg,调整好坐姿后纵横向空间均有富余,变速箱和悬架也没有侵占乘员舱。副驾驶位没有踏板和方向盘,空间感会更优于驾驶位。 第二排空间:后排空间放在这个时代并不讨喜,纵向空间略显局促,横向空间中规中矩,所以还是看各位平常乘员有几位。就我而言的话是够用,乘坐空间没问题,就是在下车的时候尤其是换到对向车门下车,一双长腿就无处安放了,下的非常不优雅。 后备厢容积:后备箱开口较大,纵向空间充足,横向空间被多连杆悬挂略微侵占了一部分,家里有台老rx,后双叉臂的结构使得车虽然没途锐宽,但尾厢的横向空间却比途锐大,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整体是标准的欧系车,牺牲一定的后排空间补充进尾箱。
途锐的空间,后排非常宽敞,最在后排一点都不觉得伸不开腿。调整后前后座椅后,后排的腿部距离能有大概三拳的距离,这个空间表现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空间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不论前排主副驾驶,还是后排空间,后备箱都挺大的。车内储物空间也是比较多的。
这个动力当然是没问题,3.0T就是起步的时候慢了一些。后续加速是非常猛的。这台车也是全时四驱的。
驾驶感受:借用一句话:“比途锐跑得快的没有途锐能越野,比途锐能越野的没有途锐跑得快。”诚然一个产品不能“既要又要”,那在平衡“既要又要”这件事上我觉得大众奥迪是真正的“中庸”大师。综上4分。贴一个周冠宇??加持尾速哈哈哈。 起步/加速动力:起步略显迟缓,以鄙人拙见:1??质量较大;2??排气量不足以让涡轮介入;3??六缸机排气背压较小,怠速扭矩比较差;4??调教偏平顺柔和,以便尽量减少涡轮介入时的冲突,也更符合该车用户画像的使用调性。加速在四档以下时需要拉高转速才能获得较明显的加速体感,四档以上时一千五百转左右就可以获得非常充沛的动力和不错的加速体感。动力是充足的,但输出是比较细水长流、源源不断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水箱储备很够,连接的水龙头管径也很大,但开关从关闭到最大需要旋转二十圈这么个感觉。好处是能更好的控制油门,容错率更高不至于乱窜;不好的地方就是比较迟缓,像台老头乐。 跑高速:高速先说结论,非常惬意非常好开。原因呢主要有两点:1??动力储备是够的,而且输出也够平顺,四驱加持易于掌控,寻迹性很好,nvh控制也非常ok,开起来自然也就很舒适了。2??悬架调校偏舒适,不同驾驶模式差别也能明显感受得出,在我高速想舒服点就调成标准,想运动点就调成运动。标准模式下悬挂应付长波或短波都表现的非常有韧性,回弹迅速,有一定支撑性,适合巡航。运动模式下悬挂会变硬,依然保留韧性但不多,过大的起伏会觉得顶到自己,适合在路况比较好的高速使用,匝道过弯支撑性不错,可以60以上过回头弯人还不会左右晃。
3.0的动力输出确实不错,提速很快,无论在市区开还是跑高速,外出自驾出行,驾驶体验都不错,尤其遇到复杂路况,动力输出的重要就更加凸显了,恒时四驱,空气悬挂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 车辆的操控也很满意,刹车和油门踩上去都比较迅速,方向盘的操控转向也很灵敏。
在动力方面当时试驾的时候就感受到了,3.0T确实不错,油门轻轻一踩,动力上来的很迅猛,油门响应灵敏。
油耗:地点广州,走路上班,用车场景多为周末高速去赛场,偶尔市区高峰期去外面吃饭,驾驶风格很平稳很老年,综合油耗10.3。这个数据是很讨喜的,新时代六缸机没想到能这么省,839的3.0整体还是偏环保的调教,完全释放性能的油老虎就要看双涡轮的2.9t了。综上5分。 城市油耗:市区堵到基本不能动的路况下大约是40,正常红绿灯走走停停大约在16左右。最近一次市区高速参半的油耗如图。 高速油耗:高速就非常省了,巡航8.5,一路超车也不会会超过10。这就得益于大众调教下积极升档的ZF,基本一千五以内换挡,缓慢加速70km/h就升到八档了。
3.0的油耗确实不低了,随便跑跑就得12个油,不过动力表现确实在这儿摆着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弃其经济性了。
刚提车,我目前对油耗没有发言权,但是我了解到这个车油耗在12左右,我觉得还是省的。不过我开车不太关注油耗,觉得开的舒服就好。
性价比挺高的,这个大家都清楚。其他的就见仁见智,买车还是适合自己的最好,不要盲目跟风,开过以后再做评论。综上4分。
在买车之前也比较过不少品牌,比如X5、GLE等。相同的价位他们只能给到2.0排量的车型。品牌上来说大众确实弱些,但是车子产品硬实力上还是没得说。最重要的是它的空悬系统,舒适度上表现确实优秀,虽然后期维修成本也是我比较担心的,但是买都买了,就先享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