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速度快,转向灵敏,方向盘重,所以稳在郊区一些低等级的路上,超车的时候倍儿爽,踩下油门去,轰的一声,伴随着比较明显的推背感,一抖方向盘就冲过去了。定速巡航和倒车影像都非常实用。红色是马六的经典色,看着喜庆,开起来也安全。据开10款改装马六车的车友说,从北京西直门到天津市十八街,用时31分钟,算下来平均时速240。可能有吹嘘的成分在里面,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款车的底盘儿,悬挂都是非常棒的。另一个开过马六的人,现在开天籁,他说刚换车的时候恨不能把脚踹到油箱里面去,因为在起步阶段提速差得太远了。这款车这款车还有一个优点:不挑油。我在北京基本上是去私营加油站加92号汽油。开着,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款车保有量大,配件儿哪里都有。除了第一次3000km时要保养去的4S店,以后再也没去过。我从京东上买的海外购的灰壳机油,200块钱一桶,4升,1万公里保养一次,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后备箱真是超级大,有一次送人去机场,放了两个28寸的大行李箱,到了机场以后,他特意留了我的电话说回来以后还让我去接他。
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完美匹配都说马自达的变速箱好开过你才真的知道好到什么成都不说别的方面单讲变速箱升降档逻辑和速度一丁点都不拖沓能把你的意图领会的非常到位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再一个就是空间这个价位的合资车B级车也就马6能下来了吧
最满意的就是马自达6的底盘了,给人一种特别扎实的感觉,加上精准的转向,每一个弯道都给足你的自信。2.0的发动机,动力算不算充沛,但也够用,也能满足你偶尔的小小任性,但是前提你要舍得给油。还有外观的话也不算过时,还算可以吧。
中控设计,简单,大方,向下直接与空调旋钮,手刹,相连。加速还算比较够劲。中央扶手箱分为两层,还是很实用和操作的。大灯高度调节按钮能很方便的调节,且调节幅度比较大。显示屏分辨率不好说,只是与帕萨特相比,要清晰不少,特别是晚上倒车时候,更是清楚一些。
操控性能较好,底盘扎实,动力充足,同等价位性价比较高,该有的配置都算齐备了,6安全气囊(有备无患,多几个球备着总还是好滴)后视镜加热(这货的按键居然跟后挡风玻璃加热一起,还老子找了半天)定速巡航(上高速、车不多的时候可以玩玩,貌似实用性不大,而且还比自己开还费油,感觉装B大于实用)后视镜折叠(能折、会动)倒车影像(这个可真是良心配置,天黑倒车,影像超级清晰,比看后视镜可靠多了,必须5星好评)中控屏幕(貌似除了倒车影像,这个屏幕基本没啥子用,当然无聊的时可以在上面随便点点,但基本没有什么功能,呵呵)。
不知道什么叫操控只觉得动力可以,比不过涡轮,那个年代的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技术了。可想而知那个年代,马六确实是个猛货。
性价比很高,合资B级车里价格最便宜的,甚至比很多A级车的价格都便宜,性能,油耗,操控,内饰,动力,外观等等最少中等以上水平吧,而且有弯道之王的美誉,底盘扎实。
最满意保值,十三年的车,外观大气年轻,号称弯道亡的马六,高速过弯很稳,抓地力很强,同级别车型中价格便宜,空间上要优于紧凑型车,自带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对于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很划算,中控设计很合理,按键一目了然也很方便操作,后备箱空间很大很大,可以足足放下一个48寸带包装箱子的电视,驾驶过程中,起步有劲,轻踩油门车就冲出去了,手自一体发动机在持续加速的过程中很平顺,几乎感受不到换挡的顿挫感,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毛病少很多,10万公里也不用担心,2.0排量的车百公里油耗我现在开7.5L,相当省油了。
外观,相信很多朋友买车的时候也很注重外观,十多年来不变车身的马6依然还是那么的时尚,也更是年轻人的首选。
最不满意的地方,全车异响严重,已经修过不知道多少回了,唉!没办法只能妥协,忍忍也就习惯了,还有不满意的是内饰用料不够意思。隔音效果的话也是不敢恭维。
方向比较重,对于对于男生来说比较重,对于女生来说就更重了,特别是调头打方向还是有点费劲。两侧车门框能设上银色装饰亮条就更好了。后保险杠两侧红色反光片容易掉。我的右侧就掉了。
车型较老,油耗较高,马6的发动机属于高转输出,好处是高速后段动力充沛,实际是家用车没几个人会经常吊着5-6千转跑,而且经常拉高转速也会缩短发动机寿命,所以优点根本不从发挥,目前搭配的动力总成只能说够用。
做为B级车,2675的轴距还是有点跟不上潮流了,车门有点轻,车漆有点薄,现在车身上小划痕有好几处,车漆也不是很亮,近光灯暗,倒车影像的位置有点低,看着不是很方便。
车内噪音比较大,主要集中在胎噪这块儿,也许是路况或者胎压的问题,进一步观察中。用车一周后感觉胎噪好很多了,之前应该是路况问题。
空调开启状态下,100-140加速慢,没办法147马力,不能要求更多,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个例!
最不满意的一点,车子降价后内饰用料不好,塑料感强,完全体现不出当年30万车的豪华车感觉,至于大家说的异响想现在还没有发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储物空间少,后门没有放水杯的储物格,后排没有空调出风口,车灯也是马六的一大败笔,一直在改进很多年的车大灯还是传说中的蜡烛灯,晚上开灯还不如面包车的亮,提速慢不知道算不算是缺点,毕竟是手自一体的变速箱,没有双离合的推背感。
用车一年了,有几个小问题,最不满意就是内饰异响,这也是马6的通病,排气管接口漏气的通病我也遇到了,减配后整体质量的确有下降,但还可以接受,一分钱一分货吧
车门太轻,有时候轻轻的关一下门根本关不住,这个车门真的太轻了,在一个就是油漆太薄,稍微的刮檫就很明显看到的。不满意的就是门跟油漆。。。
外观很多人都说车型老什么的,我感觉看着还是可以的,换个中网,加个小尾翼,随便小改一下就非常漂亮了,车身铁皮确实稍薄,全车隔音做完也解决了一点铁皮薄的感觉。相比老款,侧面腰线的小改动,也让整车时尚了许多,简洁大方了许多。原车大灯也非常差,改装后非常漂亮,也超级实用!一抹红,八恶魔,六近六远,全透镜,照路、还不招人烦刚提车不久时候拍的,没做任何改动,造型确实确实点时尚感,但也绝对够用。
外观很多人都说车型老什么的,我感觉看着还是可以的,换个中网,加个小尾翼,随便小改一下就非常漂亮了,车身铁皮确实稍薄,全车隔音做完也解决了一点铁皮薄的感觉。相比老款,侧面腰线的小改动,也让整车时尚了许多,简洁大方了许多。原车大灯也非常差,改装后非常漂亮,也超级实用!一抹红,八恶魔,六近六远,全透镜,照路、还不招人烦刚提车不久时候拍的,没做任何改动,造型确实确实点时尚感,但也绝对够用。
外观设计的话因为是十年前的哇车型,可以说在当时还算是比较前卫的,即使放到现在,那也不算过时,由此可见马自达设计师的水平,以及对这款车的用心。车灯设计:车灯设计的话比较漂亮,特别是里面熏黑的处理,使得感官上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只不过马自达6的原车卤素灯泡真的算得上是蜡烛灯了,所以买过来我就去改了一套氙气大灯。效果有了提高,行车安全性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做工车漆:外观车漆做工算比较好的,白色金属漆基本上可以说是不怎么容易有刮痕,比一般的车漆要好的多。开了这么长时间下来也没发现车漆变黄等现象,只要定期打打腊,养护养护,车漆还是比较亮的。~
一直对马六的外观比较认可。流线型,车头比较扁,车尾比较圆润。综合来看,车身没有明显的线条,我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明显的线条,才能使车的外形长时间不过时,能让人接受。
马六经历了10几年的小整容,应该说凭良心讲还是很耐看的。虽然外观有点跟不上主流了,不过也不绝会让人说它难看。
虽然十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真的是不过时,很喜欢马6的外观,运动时尚,不愧被称为轿跑啊,尤其喜欢马6的屁股和尾灯,其实头灯的外形我也很喜欢,只是头灯的近光灯太暗了,还好4S店给加装了氙气近光灯。
没什么说的,十年前的设计了,潮流绝对谈不到。但到现在应该说依然很耐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经典的感觉吧。紫色很不禁脏,加上北京雾霾沙尘天气,想漂亮就得勤洗车。
外观谈不上惊艳,也不入俗流,十几年过去了,走在街上还是有一定的收视率。但车漆太薄了,不是一点点薄。
外观给满分,必须的满分,喜爱马六的不解释。车灯设计:车灯可得好好聊聊,原厂的卤素灯真的有些暗,被称为蜡烛灯,建议改氙气灯。做工车漆:车漆有些薄,手按压车门就可以感觉出来,钣金不行,感觉人为就可以按出坑。
外观非常耐看,真是做到十年不过时,十三年前的外形设计来看一点都不落后于时代,稍稍改装下外观还能有回头率呢
外观时尚而又运动,很适合年轻人,这款车这么多年来一直就是这个款式,感觉一点都不老气,虽然不跟二十几万的车比,但跟价格差不多车比的话。马6这一点还是很占优势的,空的时候来个自驾游,感觉自己的车子还是很有家庭味道的,希望这款车能往以后在发展下去。
内饰风格我感觉应该的,很简洁,各项功能分布也很不错,内饰部分贴上改色膜,变色之后可以打造不同风格。原车的导航太次,所以加装个大屏。贴过碳纤维的、但有点太暗了,换了这个颜色的感觉低调内敛。现在换成了蓝色的,感觉更时尚。拆下来贴效果最好,因为可以包进去,然后亚压在里面,基本就不会开了。
内饰风格我感觉应该的,很简洁,各项功能分布也很不错,内饰部分贴上改色膜,变色之后可以打造不同风格。原车的导航太次,所以加装个大屏。贴过碳纤维的、但有点太暗了,换了这个颜色的感觉低调内敛。现在换成了蓝色的,感觉更时尚。拆下来贴效果最好,因为可以包进去,然后亚压在里面,基本就不会开了。
内饰风格的哇,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可能换在多年以前的话,马自达6的中控内饰算得上前卫的,但是在现在来看,马自达6的内饰只能用能看来形容了,15款开始有了一块原装大屏,但是大屏的位置很不方便使用,每次都得低下头才能看清。所以来说,马自达6的内饰已经过时了,用料方面也没那么讲究了。
内饰的风格比老款已经有了质的飞越,金属拉丝质地的中控,面板软质塘塑包裹,真皮方向盘等等,那里都透露着诚意。不足之处后面侧门居然没储物格,矿泉水什么都不知道放哪里;没有后排出风口,白瞎了个自动空调;主驾驶座椅后面的袋子的都省了,看来矿泉水什么只能拿手里了。
比朋友11年买的要好一些。那时候的面板有点模仿钢琴烤漆,现在是模仿金属拉丝。虽然都是塑料,单也做出了一些改变,更加好看一些。内饰没什么好说的,不是优势,也没有优势。
个人还是很喜欢马6的内饰的,虽然很多人说马6的内饰一般,甚至是老土,但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我是很喜欢,呵呵,当时买马6,内饰也是吸引我的其中之一,唯一一点不太满意的是倒车影像屏幕有点太低了,我倒车的时候基本不看,主要是以前的车都没有倒车影像,连倒车雷达都没有,习惯了,呵呵,至于真皮座椅,很多人都要有真皮座椅,个人感觉真没什么大用,夏天特别热,织物座椅就好,反正都是要用坐垫的,当时4S店屡次劝我加装真皮座椅,我愣是没加,哈哈。
中规中矩吧设计上同外观一样经典样式吧,没什么可说的。喜欢就好,或者习惯就好呵呵,我选择我喜欢。
减配之后内饰用料差了些,但仪表板和门板还是保留搪塑工艺,内饰整体和外形一样属于耐看型,不会有新潮的感觉,但也不觉得落后
自己买车的时候多加了真皮座椅,前面仪表盘旁边的也很好。内饰偏黑的,加上自己买的黑色座椅加红色的线,整体的内饰自己还是很喜欢的,自己可以小改一下,还是挺有品味的。。
本人182,210斤,属于挺占地方的了在我很舒服的开车的时候,后排再做一个我这身材的稍挤,但正常身材的完全够用,不会很挤,不过四驱减配掉之后,后排还是隆起让我心里有点小遗憾。
本人182,210斤,属于挺占地方的了在我很舒服的开车的时候,后排再做一个我这身材的稍挤,但正常身材的完全够用,不会很挤,不过四驱减配掉之后,后排还是隆起让我心里有点小遗憾。
别看车身小,但是马自达6的空年不会让你失望的,前排乘坐舒适,后排也比较宽敞,身高175体重160斤,调好前排座椅的话,后排腿部空间有将近一圈半的空间,头部空间也比较充裕,中间凸起不算太高,做人没问题。储物空间:储物空间,后备箱还可以,液压撑杆的话不占地方,所以后备箱放东西的空间就大了许多,但是车内储物空间就不值得一体了,简直就是坑。
空间绝对够用,家人没有很高大或者很胖的。前排驾驶座椅调节到正常位置,后排腿距离前排座椅约有一拳半的距离,头部空间前排头顶距车顶约有一圈距离。后备箱空间够用,特别是后排座椅可以分四六放倒,放倒后空间挺大的。有次拉一个长两米四,宽三十厘米的板子,放倒后排座椅,前排副驾驶座椅靠背尽量向前倾斜的情况下,很轻松装下,个人觉得装两米六七长的东西没有问题。
乘坐空间还算够用,180cm坐前排还算充裕(跟轩逸差不多)后备箱空间巨宽(从外表真看不出来)前排储物丰富,后排貌似没储物(这里必须吐槽,你奶奶滴,前面那么多储物空间,后面居然啥子没有,你要我媳妇以后把奶瓶放哪里?放哪里?放哪里!)。
空间方面绝对是满意的,看起来不大的车子,里面却很大,后备箱也是很大,自己个不高所以总觉得挺宽敞。
头部空间感觉不错,后排空间其实也够用了,只是现在很多A级车都到达2700了,马6还只有2675,但后备箱挺大,肯定比A级车大多了,两家人自驾游,五个大人,两个小孩,坐着感觉不是很挤(关键是大人都是比较胖滴,哈哈),后背箱放了两辆婴儿车,两个大包,还有水,食物,相机等等,完全够用。
三口之家使用没任何问题,我们家人体型都比较富态,宽度方面没问题,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前后排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都没什么问题。后排座椅我喜欢往下出溜一点把腿顶向前方,即使这样前方也没有订到前排座椅,对于一米七多的身高空间绝对够用。挺好。
我173老婆160.两个孩子,两个老人,春节时最多挤了10个人5个大人5个小孩,空间满意。
空间比较大,身高180cm,前排调好座椅后后排坐着很宽敞,储物空间比较少,常用的副驾驶手储物箱,中央扶手储物箱都有就可以了。乘坐空间:身高180cm,前排调好座椅后后排坐着很宽敞。后排乘坐四个人都感觉不难受,后排脚下突起可以忽略不计。储物空间:储物空间比较少,常用的副驾驶储物格和中央扶手储物空间都有,后门没有放水杯的储物空间有些不合理,后备箱很大,满足日常需求。
我1.81身高坐前排毫无压力,头部腿部空间都很好,毕竟马6当年是正统B级车,设计起点高,横向空间还是不错的,后排腿部空间也够用,和现在的A级车差不多,500升的尾箱空间也够家庭用了,况且还能后排46放倒,这点真不错,当年的B级车没几部可以后排放倒的,现在部分新车型也没这个功能
动力2.0的,相比这个价位可能很多1.6的自然要好,原车在开空调的情况下,急加速相比平时稍显无力。对动力要求不是超高的,我感觉这个价位中,马六原车动力应该可以名列前茅了。刹车一点肉,我之前追尾过两次,下决心换了刹车,效果明显,当然,刹车感觉不够用也可能是个人驾驶习惯导致改装进气排气之后:改装进气排气之后,夏天开空调无力感会比原车加强,但加个节气门控制器之后,再也没有这种无力感了。之前准备改这两样的时候,排气是现货,进气要等物流,就先把排气安装上了,提速非常费劲,换上进气就好了之前换过一套小直排,声音太大了,太容易引起警察叔叔注意,所以换了一套带阀门的。不开阀门时候声音不是很大,但声音比原车时候要好听,感觉低沉、圆润。
动力2.0的,相比这个价位可能很多1.6的自然要好,原车在开空调的情况下,急加速相比平时稍显无力。对动力要求不是超高的,我感觉这个价位中,马六原车动力应该可以名列前茅了。刹车一点肉,我之前追尾过两次,下决心换了刹车,效果明显,当然,刹车感觉不够用也可能是个人驾驶习惯导致改装进气排气之后:改装进气排气之后,夏天开空调无力感会比原车加强,但加个节气门控制器之后,再也没有这种无力感了。之前准备改这两样的时候,排气是现货,进气要等物流,就先把排气安装上了,提速非常费劲,换上进气就好了之前换过一套小直排,声音太大了,太容易引起警察叔叔注意,所以换了一套带阀门的。不开阀门时候声音不是很大,但声音比原车时候要好听,感觉低沉、圆润。
动力方面呢对于我来说还算可以,正常的家用,上下班代代步,完全够用,偶尔小飙飙也没有问题,咱马六也不是盖的,深踩油门照样虐!马六的车身其实也不算轻,估计就是重在底盘上,所以扎实的底盘还是好的。加速表现:加速呢比较线性,舍得给油哇还是算得上快的。跑高速:跑高速的话,车身比较稳重150码也不会漂。
还行吧,正常加速换挡比较积极,四档升五档时候要转速高一点,急加速降档迅速。二点零对马自达六来说,个人认为完全够用。
动力只能说是够用,油门比较紧,跑高速基本都不需用力踩油门,轻轻把脚压在上面就能走,不过在上坡的时候变速箱换挡不够积极,导致上坡较吃力,要大脚给油才能反应过来,减档后动力还会上来(高转速发动机的毛病显露无疑,不过想想1.6L的大众也卖这个价,我就释然了)。
还可以啊,遍地涡轮的年代,马自达还依旧那么坚持自然吸气。动力还是马六的资本,超超车什么的,也毫无压力。
动力十足,轻踩油门就走,起步很快,感觉很爽,以前开宝来,捷达,北斗星,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感觉,哈哈,媳妇开过之后也说,感觉轻轻给点油门,车就窜出去了,都不敢猛踩油门,哈哈。
只是日常代步,也不飙车,感觉动力足够用了。偶尔很踩两脚推背感也挺明显的。只是我没有那种暴力驾驶的习惯。
2.0自吸MZR高转发动机,市区超车还是不错的,只要舍得踩油门动力还是有的,但低扭确实一般,坐多两个人再开冷气低扭就很弱了,但高转听到马自达特有的ZOOM~ZOOM声还是挺有激情的,波箱只得五个档,但和发动机配合默契,调教得当,比现在不少新车型调教还要好,这套动力总成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
起步早舍得给油门,动力在高速有很明显的,所谓动力十足,现在还是新手,所以起步可能慢了一点。平时开也开的很慢。安全第一麽。
操控没得说,刚买车的时候,技术不好,超车特费劲,就是得益于过弯道时操控,经常在拐弯的时候迅速超车。更换D2避震,车身稍微降低,避震更硬,但一定要找专业人士调好,之前自己调的,前软后硬,急刹时候车扎头操控小提升:更换AP大六刹车,IFG18轮毂,倍耐力P1轮胎,D2避震。更换刹车和轮毂轮胎,宽胎抓地更稳,当然也牺牲了部分舒适度,换了刹车才能安心加速。避震上车,换18寸轮毂之后会有刮胎的现象,卷完轮眉依然没什么大提升,所以上避震。避震调好之后,操控又提升了。
操控没得说,刚买车的时候,技术不好,超车特费劲,就是得益于过弯道时操控,经常在拐弯的时候迅速超车。更换D2避震,车身稍微降低,避震更硬,但一定要找专业人士调好,之前自己调的,前软后硬,急刹时候车扎头操控小提升:更换AP大六刹车,IFG18轮毂,倍耐力P1轮胎,D2避震。更换刹车和轮毂轮胎,宽胎抓地更稳,当然也牺牲了部分舒适度,换了刹车才能安心加速。避震上车,换18寸轮毂之后会有刮胎的现象,卷完轮眉依然没什么大提升,所以上避震。避震调好之后,操控又提升了。
操控方面的话,马自达6的液压助力还是好的,没有虚位,基本上可以说是指哪打哪,方向盘传递过来的路感也比较强烈。但是他的老变速箱就显得有点跟不上节奏了,顿挫感的话一档二档有点感觉,而且转速也被拉的很高很高。底盘及悬架:前双叉臂悬挂可是很牛很牛的,配上前后轮多连杆。才使我们过弯时所拥有的信心与从容。
转向没问题,方向盘尺寸再小一点就好了。刚提车回程路上,试了下六十公里下高速匝道,车身侧倾不明显。后来又专门去山区,跑了段盘山路,全是一百八,三百六转弯,下山时候都能听到轮胎吱吱的响声,到没出现侧滑现象。综合感觉弯道还是没有问题的。平时市区开,急加速,急减速的情况并不多。
大家都知道马自达是日系品牌里比较注重驾驶感的,马六又是主打操控,注重操控选小马绝对没错,这也是我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底盘扎实,路感清晰,过弯变道侧倾小,能给驾驶者很好的信心,唯一的缺点是方向盘比较沉,要是给女生开会很吃力,特别是低速打方向盘的时候尤为明显。
不是很懂操控,只是觉得方向挺沉的,但是时间久了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方向盘的指向比较准,不拖沓。
在高速上感觉还是很稳的,底盘确实扎实,虽然没有车身稳定系统,但一点不影响拐弯时的稳定,个人感觉像很多车里带身稳定系统,但悬挂不是独立的,没啥意思,马六前悬挂是带横向稳定杆的独立悬挂,现在虽然后悬挂不带横向独立杆了,但坐着更舒适了,城市用车很适合这样的配置,车里用车身稳定系统还不如把底盘做扎实点来的实在,弯道之王不是能随便说的,方向盘有点重,但我喜欢这种厚重感,手感很好,而且指向灵敏精准。
城市通勤,对操控的理解还比较片面,挺好开的,一般70左右拿弯,还算有信心,悬挂支撑还可以,但我的车是简配了后悬挂防倾杆的,城市驾驶。差别不大。我是开不出来!
操控就不用说了,弯道王,方向指向精准,无虚位,反应快,就是方向重,倒车掉头有些吃力,这也是液压助力的特点,过弯侧倾小,信心很足,车身跟随性很好,高速车身也很稳,刹车头段有些软,但深踩制动力很充足
目前开了差不多3万1了,之前原车市内平均12-13个油,每天走的拥堵路段并不多,改装之后差不多在14-15,高速全程是不到9个。油耗方面确实可以说是老马六的一个扣分点,但追求不同,所以不可能一辆车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目前开了差不多3万1了,之前原车市内平均12-13个油,每天走的拥堵路段并不多,改装之后差不多在14-15,高速全程是不到9个。油耗方面确实可以说是老马六的一个扣分点,但追求不同,所以不可能一辆车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目前行驶了将近四万多公里,油耗方面的话毕竟是老车了,可能在这方面就比较吃亏了吧,目前为止呢油耗在百公里9.2升,过了开空调的季节会下降到8.8左右吧。应该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吧。
比家里的七档帕萨特油耗大了不少,个人认为这个油耗也能接受吧。毕竟才五个档。好在一直是93伺候。不挑粮食。
目前磨合期,加95号油百公里油耗11L左右,市区、高速各半,只能说是还能接受,比我预计的高了。我的朋友说可以跑到8.5L左右,不过估计他应该是经常跑高速,这个动力总成是10年前的东西(没听说有什么改进)放在当时这个成绩应该说是蛮优秀的,放到现在就有点高了,当然如果拿中级车的标准应该也不算高。如果是非常看重油耗的朋友还是选择1.6排量或带涡轮的,目前市面的2.0排量都是半斤八两。
我新车12.9的油耗,觉得还好的,开的不多,因为没有上牌,哪怕市区开都比较猛一些。呵呵。稍微郊区就尝试地板油,上一百码。
可以接受,虽然以前开的捷达,宝来,北斗星都比马6省油,但毕竟2.0的排量,动力很足,开起来很爽,费点油是正常的,在自己的可以接受范围内,刚提车第一天跑上牌,缴税等等,回家从环城高速回的家,一天跑了80公里,当天的平均油耗是8.1,不过此后到现在一共跑了700公里了,平均油耗始终保持在9.4,不知道磨合期满后能否再降点
感觉油耗稍稍有点偏高,也许磨合期过了能好点,现在基本十个油出头,毕竟中级车嘛,应该说可以接受吧。用车一周感觉油耗有所下降,感觉磨合期过后应该还会有下幅度下降。
目前行驶了29000公里了,油耗平均9个油,真实车主真实反应,平时开车很正常,偶尔来点小暴力
我在广州市区夏天开冷气油耗要接近13升,高速比较低7升出头吧,平均油耗11升左右,2.0自吸机这种油耗算正常水平
舒适度肯定不如偏商务类的轿车,马六隔音较差,胎噪声比较大,避震稍硬,改完避震之后更硬,但舒适度对于我来说足够用了,毕竟追求舒适性的也不会首选马六。噪音控制:噪音方面马六确实稍差,全车做了隔音,效果依旧不明显,后风挡玻璃卡扣,经常会导致后风挡玻璃共振,去4S店调了调卡扣解决了。空调:空调感觉一般,制冷效果一般,很一般,座椅包了真皮,夏天开车时候感觉后背太闷了,冬天还好,空调很够用。
舒适度肯定不如偏商务类的轿车,马六隔音较差,胎噪声比较大,避震稍硬,改完避震之后更硬,但舒适度对于我来说足够用了,毕竟追求舒适性的也不会首选马六。噪音控制:噪音方面马六确实稍差,全车做了隔音,效果依旧不明显,后风挡玻璃卡扣,经常会导致后风挡玻璃共振,去4S店调了调卡扣解决了。空调:空调感觉一般,制冷效果一般,很一般,座椅包了真皮,夏天开车时候感觉后背太闷了,冬天还好,空调很够用。
悬挂的话调教的哇比较硬,过颠簸路段和减速带时,带来的感觉是十分的强力的,感觉没有减震一样,空间也还算可以,所以乘坐在里面的哇话,即使长途行驶的话也不会觉得很累,坐在里面的话还是比较舒服的。空调:空调的话新车比较凉快,开了两年下来感觉效果不如以前,估计要加冷媒了吧,还有自动空调的话,我感觉不太灵敏,一直在最大风上面。噪音控制:噪音的话,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噪音以及高速行驶时带来的胎噪,还有一方面嘛就是全车里面的异响了,不过只有在颠簸路段才会出现,正常铺装路面是不会发生的。座椅舒适性:座椅包裹性很好,坐进去有种陷进去的感觉,很舒服。后排座椅也是,长途行驶的话不会让人觉得累吧。
座椅方面:前排驾驶员座椅下陷的有点厉害,但是还可以接受,后排还好。座椅软硬程度上,再能硬一点就好了,第一次做S65AMG时候,一上去第一感觉就是座椅怎么那么硬,但是长时间坐车一点不感觉到累,应该是硬一些支撑性好,肌肉更放松吧。减震有点硬,方向盘重,这是预料之中的,毕竟马六是一款主打运动的车。铺装路,非铺装路的感受个人没有测评专家那样有明显的感受,只是觉得过减速带还是尽量减速的好。
得益于底盘扎实,前排主副驾驶席乘坐感觉良好,座椅包裹性,腰部支撑都很到位,后排空间优于卡罗拉跟轩逸差不多,因为马六价格已经杀入了卡罗拉、轩逸的A+级别,所以以这几个竞争对手而言舒适性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以B级车标杆凯美瑞、天籁来比那马六在舒适性上就全然没有任何优势了(貌似这样的要求有点过分)。
过减速带感觉车架往上抬,然后就往下掉,挺明显的。前轮还好,后轮比较明显,慢慢过就没事了。总的来说,这个价位,还算可以。车友们说的胎噪问题,没有太大的感受到,没有上过高速,泊油路比较多。这款车增加了定速巡航,试了一次,相当好用
感觉还可以,自己坐车少,开车多,至少开起来很爽,做起来的感觉都有点记不清了,哈哈,操控好,舒适性可能就要差点,我个人更倾向于操控了,我本身就是爱开车的人,不过媳妇说后排坐着还是非常舒服的,比以前她做过的宝来,锋范,北斗星,捷达,桑塔纳等等之类的车舒服多了,主要是后排座椅宽度宽,软硬适中,倾斜度也刚刚好,毕竟现在的马六的后悬挂已经不是带横向稳定杆的了,之所以去掉横向稳定杆,就是为了让车后排坐着更柔软一些,要不真的是感觉太硬了,呵呵。
座椅敢觉挺舒适的,后排中间有鼓包,但不是很高,只要不是三个大胖子挤在后排应该问题不大。胎噪是个问题,感觉声音挺大的,前面也说了,进一步观察中。胎噪已明显下降,之前噪音完全是路况不佳造成,现在感觉噪音不大,因为还没出磨合期速度一般不会超过90。
悬架偏硬,运动车风格,过减速带有轻微跳动,马六毕竟是四轮独立悬挂,比起一般的板梁还是不错的驾乘感受
一般吧,主要K415功不可没啊,啥道都是贼大的胎噪,而且还夹石头,隔音降噪一直不是马自达强项啊,
底盘硬,但有韧性,过减速带也不会觉得很颠,行驶质感不错,座椅舒适性还可以,但包裹性一般,隔音就比较差,原厂韩泰K415胎噪大得很,这方面不是马自达的强项,哪怕是新出的创驰蓝天车型
虽然车型技术已经稍老,但毕竟是当年的神车,现在已经便宜成这样了,或许圆了很多人当年的梦,这个价位合资车里B级的应该很少见,故障率等方面还这么优秀,绝对物超所值。
虽然车型技术已经稍老,但毕竟是当年的神车,现在已经便宜成这样了,或许圆了很多人当年的梦,这个价位合资车里B级的应该很少见,故障率等方面还这么优秀,绝对物超所值。
当初买车的话预算就在十五左右,马自达六呢,我买的是时尚版,上路全款15万3吧,我感觉这个配置,这个价钱的话,算不上有多高的哇性价比,只能说是一般吧,但是现在老马六已经停产了,也就不需要性价比一谈了。
个人认为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十三万买个中级车,还是值得。买之前去看过凯美瑞经典,要价十五万,最终还是远的马六。
这个价位马六性价比应该是非常出色的,花15万左右买一个以前25万的车,还有比这更加值的吗?目前这个价位的车子应该是日系车最超值(这里需重申我很爱国)什么皮薄馅厚、安全性差、偷工减料··个人感觉这个价位的车都差不了多少,就这个级别来说,可靠性、经济性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当然安全非常重要,但只要能保证开着车的时候不用经常下次检查四个车轮还在不在,又或者还得下车加加机油这等中国特色,我觉得已经蛮安全的了)
从我以上的用车感受对空间操控动力外观等因素的评价,基本上也没有对马六大加赞赏过。从综合实力来看,我觉得还是性价比极高,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所包含的劣势在我看来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13W的车子,要多少豪华,多少舒适,显然是想的有点多,家用已经很好了。要求不能太过分,呵呵。
这就不用说了,都说是B级车里性价比最高的车了,花A级车的钱,甚至比A级车还便宜的价格,买了个B级车,马六应该是合资B级车里价格最低的车了,12.68万的裸车价格感觉还可以,至少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了,咱谁也不认识,最低价肯定是买不到的,自己能接受就好,而且是十多年来经典的车,口碑杠杠的,哈哈,真是相当满意了。
性价比给满分,12万左右可以拿下一款中级车还是很实惠的,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乘坐感觉上来说都很好。
马6这两年的价格也还划算,配置可能稍微低了一点,不过呢这个可以理解,都希望自己的车能开的久一点。小问题也少一点,不过呢大问题最好没有,是吧。。好好爱护自己的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