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内饰,外观,以及它的动力都不错。整体看起来威风凛凛的,很大气。我买车的主要目的,就是开车成本,上下班基本都是开纯电,这样算下来,也能省下不少钱。
它在操控手感方面没有让我失望,试驾的时候就爱上了它的操控性,方向盘一点都不重,而且设计的大小合适,转弯节省能量。动力也很强,提速清脆整齐,超车可以轻松完成。
对外观很满意,我就是因为喜欢这个外观才买的Uni-k idd,长安Uni-k idd的外观很符合我对未来科幻新能源车的想象,再加上它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大家对它的口碑都挺好,于是我买了Uni-k idd。
已提车4天,目前行驶不到200km。馈电,纯电,混动模式都开过。综合来看,我个人都很满意。
在买这辆车之前,其实家里有一辆油车,爸爸以前买的,一直都是我我经常开车。后来我想换一辆新能源车,我自己开,这样,更经济方便,然后我去看了看,对比了很多型号,同型号,看了很多4s店,最后选了这个。现在开车挺好的,各方面都感觉很好。
我最喜欢它这个外观的设计,很前卫大胆,各种极具个性的元素堆砌也设计得很融洽,不会像宋啊唐啊这些搞噱头的车那样,除了个壳子什么审美都没有。
相比起什么外观啊,内饰啊,内部系统这些东西,它的用车成本才是我感到最满意的地方。一辆车买回来日常开的话,不单单要看它卖多少钱,还要看它后期的养护成本和油耗电费这些。IDD的混动系统就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1、车子的颜色确实不错,当初选得好,现在都还是很耐看,沉稳低调。2、外观感觉应该还是比较符合大家的审美吧,好多人都说这个外形是好看的。3、空间挺不错的,一次坐上几个大壮汉都还是很宽松,而且后备箱能装的东西也多,出去玩带点啥行李啊特产啊回去都方便。
最满意的是它的续航和外观,混动系统在满足了后期动力和电量续航的需求之后,也带给了用户非常可观的动力选择性及丰富的驾驶模式,马上就要过年了,即使开这车回乡过年,跑一些崎岖坎坷的山路,我觉得它应该也是完全没有动力担忧和续航焦虑的吧。当初买这车就是冲着这个去的,车子多一个动力输出系统,也是给自己多一个驾驶方式的选择。另外还有它的外观也是不输市面上的同级车的,像什么比亚迪的王朝系列,配置虽然是不错,但是外观我实在欣赏不来,外观设计这块还是得看长安的。
我已经开了两个多月的uni-k idd了,目前里程数大概为5400多公里。所以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1.120 km的纯电续航刚好能满足我上下班通勤的续航需求,下班了回去就直接插上充电桩充电,充满了第二天就刚好可以上班。所以我基本上花销都是在电费上,每个月能省下我700多的油费;2.有放电功能,非常适合自驾游。下坡和刹车的还可以进行能量回收,油耗就更低了;3.空间很大,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很充足,放东西是不用担心的;4.动力很充足,换挡也没有过多顿挫,提速非常跟脚。
最让我满意的是加速的感觉。在混合动力模式下,我一踩油门,车就能冲出去,动力储备充足。而且以我的通勤时间,开纯电没问题,单位里也有地方给车充电,相当于开车上下班用纯电,完全不需要油,所以很省钱。
因为以前我一直是开燃油车,所以这次换车我就想着,要不还是换一辆新能源算了。一开始试的特斯拉,也去试了比亚迪的,后来听说特斯拉刹不住车,又觉得比亚迪好丑好俗,就还是选了同级别的长安uni-k idd。现在看来的确选对了,他在燃油经济性上真的很厉害,开什么车都是假的,省油才是硬道理!
车身干净整洁,没有多余的点缀,设计时尚灵动,质量稳定无问题。最满意的是车的动力和操控,精致的立体前轮和简洁流畅的车身设计。看过真车后,我真的很喜欢,乘坐的空间很大,正面设计运动时尚。
最满意的是它的混动系统,起步的时候真正做到了瞬间启动,瞬间制动,高速时也没有出现后期乏力的情况,动力这块是没有担忧了,那些说新能源车是智商税的那批人现在估计脸都被打肿了吧。
说起最满意的地方,那必然是它的动力表现和续航能力了,油电混合的动力输出设计使得它可以比一般的车更加省油和迅猛,在城里开车真的会感觉很舒服的。
我可以算是一个买东西会砍价的人,我也觉得买车不贵。但是,在要礼物的时候,我真的煞费苦心,和销售人员谈了很久,最后也没有多要太多。
不满意的是优惠幅度比较小,但现在车还是免费保养四年半或者12万公里,过几天就没有这样的活动政策了,可以算是弥补了我心里的不平衡。
刚拿的车,内饰肯定是有点味道,但是跟其他的车对比过就发现也能接受,至于其他部分就没有发现哪有问题了。
这款车各方面都很好,但如果有缺点,减震效果就不是很好,现在高速和一些减速带上的震动感比较强,坐在上面的体验不是很好。
最不满意的是它的发动机,都说蓝鲸发动机动力强劲,但是到了unikidd这里就显得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只能说长安在做车这一块,刀法很是犀利,能阉割的东西都偷偷给阉割掉了。
小的瑕疵是有的,没有哪辆车能说自己是完美的,IDD也不例外,比如它的内饰异味一开始是会有点大,然后有一些地方的接缝也没有做好,像中控台的塑料材料就会有缝隙,洗车的时候我都怕它进水。别的地方就是车机不太智能了,这个只能说见仁见智,毕竟现阶段的很多车都不敢说自己的车机系统是天下第一,这还是需要一点点提升用户体验和稳定性的,给它点时间我相信应该能做好。
不满意的几点如下:1、车机系统还是不太完善,好多功能的逻辑也是很模糊混乱的,而且那个语音识别也不准,有待提高。2、刹车的脚感比较重,我不是很喜欢,感觉再这么踩下去我都快练出一双肌肉大腿了。3、车灯的亮度有点小,咱又不是缺那点电,就不能给我功率全开照亮一点嘛,大晚上的开出去总感觉有安全隐患。
开的也不多,目前还没有发现哪里有大问题的,不过车机是有点设计得不是很好,没有办法安装自己想要的app,我觉得这个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好多车子的车子都是做得求求其其的,也能理解,系统还需慢慢打磨嘛。
电池充满时,汽车的动力性能会非常好,但电池电量不足时,加速性能会大大降低。电池容量虽然不大,但是时间很长,从头开始充电至少要七八个小时。悬挂还有点硬,过减速带震动感知比较强。
油耗稍微是有点高,究其原因我觉得应该是这大块头的问题,要拖动这么个车,也确实是要耗油一点,不过我都开HEV模式,不用太在意油耗。
我不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后备箱没我想象的大,本来以为SUV车型后备箱怎么也得大一点吧,结果我就随便放了点东西他就满了,这对于经常装货外出的我来说不是很友好。
总的来说,其实我对长安的车还是挺满意的。如果非要说一点不满意的,那么我觉得这款车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市区低速开车没问题,上高速就不一样了,上高速就明显了。我的速度一提高,车内就会感觉到明显的轮胎噪音和外面的风,仍然影响着车的舒适性,看起来很低端。这不是真正的高端车,毕竟也是预算有限。
小的缺点还是有点的,比如不支持安装第三方应用,车机上面的小游戏太少。希望厂家可以多安装些APP,毕竟它里边的内存非常大,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下。
最不满意的地方倒没有,不是说这车是完美的,而是我开的时间并不长,提车到现在才一个月,也体验不出什么毛病来,那些东西都是后面才慢慢浮现出来的,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动unik的质量还会保持现在这个状态的。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任何车都是有缺陷的,但是UNI-K iDD要挑毛病我还真挑不出什么来,可能也是因为我对它比较喜爱吧,主观上找不到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UNIKIDD的最大问题是电耗高。虽然扭矩还不错,马力也很高,但是电耗真的让人无法接受。不知道是不是我这车的问题,我可能还没磨合好,所以电耗才这么高。反正充电一次只能跑个几天,当然也可能和天气冷有关。
外观很符合现在这些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开在路上也是吸引了大伙的目光,狠狠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就设计而言,unik新能源看起来相当抢眼。两边的大灯给人很大气的感觉,打开后有一种气场,轮毂的设计风格类似旋风,看起来很有冲击力。
无懈可击,从UNIT开始关注,如今拿到UNIK IDD,外观比UNIT更霸气,空间更大,很满意。
说这辆车真的很漂亮,价值高,耐用,特写,技术统一,材质厚实优秀,尤其是轮胎,看起来很高端,外观很符合我的审美。这辆车的正面看起来很霸气,整体看起来很漂亮,颜色也很有质感,做工也很精致。
首先,这款车的外观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大气,时尚,霸气,为什么用这么多的词来形容它?其实国产车20万级别的车,很多车都很大,尺寸也非常大,但是这款车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硬,就是像那种肌肉男一样,整个车身线条非常的凌厉,给人的感觉就是整款车霸气十足,他对比CS 75更胜一筹,因为本身设计的元素非常的个性化,特别是前脸的部分,采用了最新的设计语言,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喜欢,最重要的就是它还受许多女孩子的喜欢,这你受得了吗?其实按道理一般女孩子更喜欢小巧一点的,但是这款车给人的不仅仅是霸气,更多的就是颜值上的纯。就是特别纯真的那种纯净,纯真得跟顶针似的,所以会有很多女孩子喜欢。
外观算是附赠给我的一个惊喜吧,毕竟我当初买车就不是冲着它的外观来的,对于外观方面,我的要求就只是不太丑就行,选车的时候发现它各方面都合适,就连外观都是刚刚好满足我的需求,可以说是很有缘分了。
我选的是蓝色的外壳,发现还是很耐看的,长安本身的外形设计也是很有它自己的特色,这方面我是一直信赖的。
前面也讲过了,我最满意的两点其中之一就包括了unik的外观,事实也确实如此。仔细看过比亚迪的什么宋plus、唐新能源的就知道,外观是个讲究美感的东西,不需要什么技术支撑,但是如果没有审美高级的设计师,是不可能设计出好看的造型来的。到了长安这边,我觉得倒是颜值一直在线,他们家的好多车型在外形上都很戳我,无论是轮毂的造型设计,还是前脸和屁股这种看得最多的部分,都是那种百看不厌的设计。这部分在我这是妥妥的满分了。
没什么好说的,一众二十万甚至价格更高的SUV里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就是冲着这个外观才买的。
21寸大轮毂搭配橙色的大号刹车卡钳,简直不能再酷炫了。而且这车整体的造型也比一般的混动SUV要更为流畅美观,开出去回头率那是杠杠的了。
外观真的挺好看,别的车子在人堆里都认不出来,我这远远看过去就知道是长安的车,太有自己的特点了。放一张停在车库的照片吧。
外观也是我很喜欢的地方,这个颜色属于是很耐看的那种,尾灯的辨识度也比较高,晚上开着一眼就能认出来。
外观没必要说了,如果真不好看我就不会买它了。我一直都很喜欢有自己特色的车,对于这款车,我只想说,设计师太会设计了,整体的外观相当个性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美。
这款车我真的一眼万年,颜值我觉得非常高,特别是他都大中网,悬浮设计灵感非常好,内饰的用料和设计也符合我的口味。
我对外观不怎么感冒,不要太丑就行,它这外形在我看来还是正常的吧,有新能源车的凌厉特色,也有SUV该有的稳重感。
前脸采用的是UNI家族一贯的无边界格栅设计,六边形格栅错落有致地排列,下包围处和左右两侧镀铬饰条的装饰与V型车标交相呼应,带着浓郁的运动气息。车尾部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边缘熏黑处理,让整个车尾视觉感受很大气。整体来看,尾部会更饱满,极度富有层次感。
内饰整体感觉还不错,属于比较大气的风格,中控屏操作非常方便,触摸起来跟手机一样方便,还有语音控制,非常方便,运行流畅,画质也非常清晰。非要说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不能安装第三方APP,毕竟长安的车机是出了名的封闭。
它的内饰材质和做工更符合我的愿望,我觉得这个内饰在这个级别可以算是比较好的了,很多地方都做过包裹,包裹的材料也不错。
它的内饰完全可以说,在20万以内的车中没有人能打得过,大部分部件都是真皮或仿皮的,还有索尼音响,体验感直接拉满了。
座椅很舒服,配置写的NAPPA真皮,坐过CS95,感觉座椅皮质没CS95高级,也有可能只是不同类型的皮质。柔软度和支撑性很好,后排支撑性略差于前排座椅。不过已经很惊艳了,满意。后排座垫长度不长,可能对于180以上的大长腿会觉得差了点感觉,一般身高的人只能说够用。
内饰的配色相对简单,内饰设计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座椅的颜色和材料偏向于年轻的运动。用了很多软硬材质,做工精细给人一种不相容的感觉,科技含量很高。比如中控台和仪表盘给人很高级的感觉。
中控大屏操作流畅,功能非常齐全,中控台面的材质也很好,没有别的车那种廉价塑料感,就连空调出风口都是有真皮的,说明长安在内饰方面真的下功夫了。
一开始内饰的异味是有点大的,尤其是被太阳暴晒过后,后来买了遮阳棚情况才稍微好了一点,而且有相当多的地方做工都显出来了不怎么精细。不过我也不追求这方面,所以也能接受。
内饰也是跟外面一样,都是蓝色的,视觉上的统一感就很强了,从车外进入车内完全不会有割裂感。这个真皮方向盘我得特别讲讲,大冬天的真的很舒服。
长安的车子其实有一点不是很好,那就是堆料可能会很厚道,动力是足够强劲了,设计也很好看,但是在内饰上,就开始偷工减料了,换个高情商的说法其实是控制成本。我看了别的同价位车,基本都可以安排全真皮或全仿皮的座椅,甚至方向盘都可以全真皮包裹,但unikidd的内饰并没有这么豪华,而是用的皮质和翻毛材质混搭的座椅,虽说不会影响太多内饰的触感,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小抠门了。不过整体来看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刚买回来也没有像别的车那样那么大的异味,方向盘握着也还算得上舒服,及格偏上的水平吧。
座椅的材料我说不出是什么材料,但是摸着倒是真的挺舒服,整体的包裹性我也很喜欢,有种窝在妈妈怀抱的感觉。
车子的内饰很豪华,内饰的颜色搭配得看起来也是一种大气的气质,水晶档把就给人精致的感觉。 座椅舒适性:纯电动模式下,车子内基本没有噪音,发动机也没有噪音,尤其是刚起步的时候。悬架会比较硬,让人在颠簸的路面上不是很舒服。
选的灰蓝拼色,对于不耐脏已有心理准备了,没有纠结过,好看就完了,内饰质感说实话对得起这个价格,多高的质感或者豪华感不敢说有。
内饰的质感很好。这车就两个版本,我买的是顶配的版本,光是主副驾座椅配的音响就十分愉快,一放倒躺着,头顶是大全景天窗,何止舒适二字。
这个内饰感觉挺不耐脏的,不过没有关系,我准备去淘宝上找一套坐垫给他装上,这样影响应该就不大了。
中控台简洁大方,使用方便,有质感,看起来很科幻的样子。档把的材质也给我一种很高端的享受,看起来整车都有内涵了。
内饰的设计风格简洁大方,白色的座椅给人一种淡雅精致的气质,网上也有挺多人说不耐脏,但是我感觉还好,平时我也比较注意干净,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怎么弄脏。
内饰需要特别重视一下,我发现好多车都卖出几十万了,内饰还比不过我这20万出头的国产车,用料一点都不讲究,好在我这车选对了,不然我得多糟心。
方向盘上下都采用平底式设计,座椅软硬适中,填充物舒适,有很好的支撑性和包裹性,头枕处安装有索尼音响,在导航出行时,给驾驶者沉浸式体验,且不影响同乘的人。
说实话,它这内饰的舒适感是挺不错,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开了那么几天后,后备箱里一直异响,看来它的做工还需要加强。
空间不错,前排不会有拘束感,后排空间也还好,坐三个人绰绰有余,腿部空间挺宽裕,头部空间也是非常大。
Unik新能源的空间相当不错,满载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拥挤。而且它的后备箱空间足够大,后座支撑比放下,可以进一步扩大空间,方便拉一些大型行李。
前排和后排都很宽敞。我仔细数了一下,光是前排就有好几个收纳空间,完全足够日常使用,行李箱也是足够的大。
后排空间超级大,大五座的车,如果做成7座,我可能还嫌弃后排不够大了。后备箱空间也很大,后排座椅还能比例放倒,等着去露营,或者考虑中午去后排午休。
以前家里的五座车还是会有点拥挤,但是这辆车空间大很多,基本上没有拥挤感。前后排有充足的生活空间,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都很大,后备箱的空间也很大。比如日常出行可以装几个包。空间方面,基本不用担心。
前后排座椅的布置非常合理,坐着有较多的活动空间,不会感觉约束。后备箱也很宽大,而且平整度也很高,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自驾游用SUV。
空间方面简单说一下就行了,我只能说它的空间家用妥妥的够用,对得起它中型SUV的定位,具体有多大的空间大家可以去附近的4S店试驾一下就知道了,反正我觉得是ok了的,像我这样一家5口人的都不嫌它空间小,这下应该懂了吧。
本人的身高一米八几,坐驾驶位上都显得非常放松,视野也不影响。后面放行李也是轻轻松松,几乎都装得下。
空间的表现我是满意的,4865mm的车身长度,车宽达到了1948mm,这个数据在其他的中型SUV里应该都是罕见的吧,后排座椅还可以比例放倒,带行李箱出去旅行的时候基本都放得下,之前出去钓鱼买的一些钓鱼用具,因为都比较长,我还想着放后排,结果拿到后备箱比对了一下,居然刚刚好能装进去,带点什么东西真的非常方便。
前后排有很多收纳空间,但是空间都比较小。前门和后门的扶手下有一个储物格,右边有两个普通的杯架。中间的扶手箱很浅,只能放手机或者证件之类的东西,辅助手套箱空间不大。后备箱里的空间不算太大,但只要不是长途旅行,基本上可以装两三个行李箱。
空间还用说吗?轴距足够,前后排驾乘空间直接拉满,要吐槽的是后座坐垫高度偏低、偏短,对大腿的支撑性不足。
空间足够大,无论是整车前后排空间还是后备箱都是可以放倒当床的存在,非常适合开它外出做个短途的旅行。
我个子不算高大,所以这个空间对我来说其实是足够了的,本身也没怎么载人,最主要的还是后备箱,因为我经常会带一些钓具出去钓鱼,如果后备箱放的东西多了一点就放不下我的鱼桶了,我又经常能把把出货,这装不下就搞得我兴致全无了。
空间对我家来说,就说一个“大”字。全家人坐进去也不会觉得拥挤,而且头顶都还有一定的空间,不用担心碰到头什么的。
空间上的体验还是很棒的,车高恰到好处,无论是坐前面还是后面,头部都留有相当多的空间,这也就导致了视野感受很好,不会有那种小车子的拘束感。
空间我都不想说了,这有啥好说的,你见过哪个SUV会空间不足的?哪怕是紧凑SUV,坐进去四五个人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更何况这款车我记得是中型的SUV,后排我没怎么去坐,因为都是我在开,但是一眼看过去都能看出来空间上的舒适度挺足的。
车子长度达到了4865mm,在空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似乎生来就是为大空间而存在的。我们这边开SUV的人不多,前段时间过年回去,全村人看到我开个SUV回去都说我有出息了,买这么大一部车回乡,说着就都把年货都塞我车里,让我稍去给城里的儿子们,弄得我也有点骄傲了。
空间方面大是够大了,后备箱装东西也都能装得下,但其实坐起来并不是很舒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空洞,没有大空间的舒适感受。
我很喜欢它的起步表现,因为有电辅助,起步很快,非常顺畅。方向指向性表现良好,转向不会出错,动力表现在市区里也够用了。
方向盘控制得很好,旋转时方向更准确。我对动力也很满意,电机动力充沛。开着它爬我们小区的地下室坡道也有一种平走的感觉,真的很牛逼,底盘做工扎实,行驶时不会有松动感。
动力是Uni-k idd的亮点,蓝鲸发动机加速时爆发力强,推背感也是十分强烈。加速时嘿没有明显的顿挫。
我开的车不多,几十万好车没有开过,可能是没有对比,我感觉操控挺有信心的。以前看见有人批评开k像开船,我没开船的感觉,只是要考虑的行驶空间更大,操控精准度和灵敏度完全没问题,跟轿车没啥差别。由于车太大了,通过性要差一些,算在操控一类,给扣一点分吧,确实没有polo那样的车通过性好,因为有360,开起来一点都不虚,挺踏实的。
这辆车的操控还不错,方向盘很好用,很容易控制,刹车系统也很好。加速非常快,一只脚踩油门,不会有停顿或延迟,线性而灵敏,动力完全比不上燃油车。其次,我对这款车的骑行体验很好,尤其是它的空间很大,座椅很软,坐起来很舒服,空调吹出来的风不会有什么异味,后座空调吹出来的风也很爽,让人感觉很舒服。
HEV模式的话,一开始的时候动力是很强的,但是到了后面速度提到60多的时候就开始显露出它的动力不足了,不过如果是开纯电模式,那么全程都很平稳,一开始动力响应够快,到后面虽然没有很强,但是也不会出现乏力的现象。
对于新能源车,我有过较多的网约车乘坐体验,IDD纯电体验差不多也是那样。停止时发动机很安静,驱动时有电动机驱动的声音,有人说是啸叫,比起发动机声音来说小很多,习惯了发动机的声音,对这个声音或许还有些不适应。仪表盘的转速不像转速表,更像电驱的能耗表,起步、上坡时能耗高,下坡、制动时出现负值,代表着蓄能。首次用新能源车,还没有啥经验,急踩油门的速度提升很快,并不像网传的那么肉,市区驾驶也没敢使劲向100以上整,最多也就跑到80码。
简单聊聊动力方面,在没电的情况下,动力输出没有任何问题,发动机的整个感觉非常不错,在城市道路加速到 80km/h 时速下,发动机没有很吵的感觉,整体还是比较平顺的。速度上来之后能感觉到悬架整体的支撑性还不错,并且也没有说很硬,我感觉是能接受的。
动力电池充足,电量充足,百公里不到五秒的加速,已经是家用车中最好的了。每次我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只要我踩下油门,车就会开走。电池电量低的时候,电量会下降,但是加速感还是很强的。 刹车灵敏性:加了动力电池后,车身重量增加了很多,但整体上还是很轻,只有连续刹车时,刹车效果才会降低。
驾驶感受要着重说一下,毕竟涉及到根本了,1、关于顿挫,确实有,纯电模式下还好,不是很明显,但是发动机介入后顿挫感就会更明显一些,有时刹车也会一顿一顿的;2、关于底盘,悬挂真的比较软,这是一柄双刃剑,提升某些场景舒适性的同时,刹车点头、过完侧倾这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底盘调校确实还是需要技术积淀3、关于动力,我这人开车相对来说偏佛系,所以个人感觉动力还是足够的,即便是高速上偶尔的提速超车也没觉得有什么压力,这一点还是没什么好吐槽的。
蓝鲸1.5T的混动发动机 30kWh高能量动力电池,开起来和燃油车的驾驶手感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比燃油车更给力,可能是有了发动机的加入使它动力响应更灵敏了?但我没开过燃油版的unik,所以不知道这种对比存在不,反正混动版的我开起来很舒适。
加速的感觉我很喜欢,因为超车我用的一般都是电机,所以没有什么顿挫。高速的动力也是很可观的,毕竟长安蓝鲸发动机的名号摆在这。有点不太好的地方是,我感觉他悬挂不是特别稳,转向急的时候跟坐船似的,颠簸路面的滤震效果也不太行。
动力很充足,日常的出行是足够了。给油门时,动力反馈也是非常跟脚的。对我来说,这种动力完全足够满足我的需求。
我最喜欢的纯电模式体验,感觉非常棒,静音效果非常明显,没有出现什么异响,高速行驶的胎噪音完全接受,体验加速和刹车很灵敏,完全说操控给人一种乐趣感。纯电模式动力非常充沛,燃油稍微欠佳,不过好在更加省钱。上高架桥的时候测过一次巡航系统,他是从零到150自适应巡航的,可以根据车道进行按道行驶,短暂的松方向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行驶起来很流畅,如果在高速的话,会更加的方便。
驾驶这块才是混动unik的重头戏,正如其名,“混动”,即电机与发动机的优势互补,很好地弥补了一般车子启动时的发力不足和电车后期动力匮乏的缺点,实际上手体验也是很如此,不需要什么驾驶技巧,轻轻松松就能超了别人那些宝马奔驰几十万上百万的车,转弯倒车也是非常灵活精准。
一句话总结,转向精准,悬挂有力,起步电机加速迅猛,拥堵也不怎么费油,长途续航更是强上强,涵盖了所有的用车场景,不管是追求动力,还是偏爱实用性价比,我觉得它都是很好的选择!
动力还是很好的,马力够了,开的时候也有很好的推背感。我到现在都没有担心过动力问题。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舒适度相对一般。总觉得SUV不如轿车舒服,悬挂硬,但是通过性是真的好多了。
有电的时候,我更喜欢纯电模式,因为省钱,而且纯电驾驶起来也很舒服。混动模式的油耗,比燃油车要低一些,正常情况下,油耗在6.5 L左右。
能耗:电池续航能力极佳,发动机会在合适的时间启动,所以充满电后不需要每天充电一次,几天就可以充电一次。
续航不错的,油耗控制也很好,因为一般情况都是在用电机跑,所以不怎么烧油。这车开回去就是省钱还能兼顾日常出行。
先说油耗吧,拿到车的时候,纯电续航0,从4s店慢慢开回来,大概50来公里,馈电油耗6.3,以前开车开的不多,驾驶技术一般,平均车速40多吧。我觉得这个馈电油耗可以接受。然后续航还没测,就想着先磨合一下车,后面直接开的混动模式。混动模式,早高峰,平均车速不到40,走走停停,红绿灯较多,开出了混动4.1的油耗,不知道是什么水平,本来P2混动架构就没比亚迪双电机省油,我可以接受,反正后面我大多数就开纯电模式,不在乎。
UNIKidd的续航能力也是杠杆下降,纯电动续航能力可达130公里以上。这个耐力真的很强,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即使是短途旅行也不错,非常经济,与油车相比,它可以节省很多钱。
续航马马虎虎,这么大的一辆车,自身重量就已经够重了,再加上它是新能源车,所以续航自然不会跟油车那样那么强,不过日常的出行倒是不需要担心的。
之前提车的时候是充满了电出来的,纯电续航显示128公里,市区内纯电跑了40公里后,纯电续航剩下82公里,快速路和环线上跑了60多公里左右,只剩下不到5公里,几乎耗尽纯电续航,仅有的余电在最后寻找电桩时用去,再驱动车辆时,只有在倒车、起步时才用电驱。10度气温,满载,百分之90快速路,平均60左右时速,第一次续航100多点,还算满意吧。表现平均电耗19左右,这个数据我有点没概念。新能源第100公里的体验,并没有等车时的期待和惊喜。总的来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耗的变化,我感觉和油车有个地方是相似的,频繁的加速制动,续航减少明显加快。怠速堵车不耗电,但频繁起步耗电也是有的。
续航没出现过抛锚断电在半路的情况,我还拿它跑过高速,听说新能源车都容易抛锚,我朋友当初还劝我不要买,现在回过头来看,发现她真是见识短浅了。大冬天百公里电耗的话,在20出头吧。
续航是非常好的,虽然官方声称纯电跑可以跑120km,但是在我的驾驶习惯下,根本就不止这么点,尽管还没完全试过纯电跑满,但是根据它现在这个表现来看,我觉得跑130都是ok的。还有的就是它的油耗也低得离谱,都说混动车不耗油,但是我没想到能省到这个地步,百公里才不到4L,大概在3.4L之间,属实是非常出色的油耗了,不愧是科技改变生活。
因为我踩油门踩得比较凶,所以我也有去关注油耗续航这方面,不过还好,日常的通勤是没有问题的,满油情况下纯电续航大概能到110km,电耗则是12.7kwh。
我家离公司不远。我白天上班都是纯电动的,根本不需要油。另外我还有充电桩可以充电,一天大概十块钱。这已经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了。只有长时间外出,才会启动混合动力模式。这款车充电后油耗会比较低,每100公里大概 5L左右。
续航上只能说中规中矩吧,提车回来正好赶上夏天来临,今年又是“百年不遇”(这个词怎么感觉天天能看到?)的酷夏,我是上车必开空调,所以对于纯电续航没什么期待,我这人怕热的很,我也不想折磨自己满头大汗的去测什么“真实纯电续航”,但肯定没有太拉胯。
纯电续航130km,很多小型纯电动车的综合续航都达不到这个成绩,而且还支持快充和家?里的220v充电,就怎么开都不用怕没电。
在夏天的时候续航才90多,后来26度了能跑出1比1,最多跑过126公里。关于油耗,一般纯馈电的话,市区6个左右,高速7个多,120以上的速度,大家都说p2架构不好,但我觉得这个也不比比亚迪差多少,也就平均高1-2个油,重这么多不正常吗?
我上班的时候用的是纯电动模式,EV模式听说挺省电省油的,但是我没怎么开,就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其实也不会耗多少电。我们这边冬天不是很冷,续航也基本跟官方宣称的100多km持平,掉电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恐怖。
作为一款混动车,长安UNIKIDD的续航自然不需要担心,每100公里也才耗个那么5L的油,非常节能环保,也很省钱。
提了车之后因为是亏电状态感觉不太明显,但是充满电真的非常丝滑,动力很充沛,踩油门就走,刹车就停,比我以前的燃油车太香了,最重要的是还不限号,在尾门这限号真的是个麻烦事。我测试纯电不开空调跑130 完全没问题,但是开启座椅加热和空调就只有60-70公里了,冬天真的不适合纯电。
续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加入了电机,势必会挤占发动机和油箱的设计空间,但是unik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平衡,不仅油耗更低,下坡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发动机的转速来给电池充能,哪怕单单用电机跑纯电模式也能跑个120多公里,这个设计我给满分!
很多纯电车充电不大方便,我觉得UNI-K iDD就挺好的,可油可电,没有续航焦虑。我家是安了充电桩的,一周至少要充一次电,平时纯电模式和混动模式都用,开车也比较暴力,油门经常踩出声浪,目前综合电耗13.8kwh/100km,综合油耗3.6L/100km,感觉还可以吧!之前加了个车友群,有些车友没安装充电桩,直接把这车当油车来开,他们的油耗差不多有5-6个去了,我觉得还是要搞个家用充电桩才划算啊,而且自家充电确实比外面方便,费用也能省不少,精打细算又是一笔零花钱呢。
不管怎么说,高电耗是我现在无法接受的一个点。我开始觉得充电一次至少可以跑一周,结果现在充满电也跑不了200公里。电耗真的很高,导致它续航时间比较短。
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作为一辆新能源车,价格没有贵得离谱,而且还能省下油耗,平时用车成本也是大大降低。
说实话,在性价比这块,Uni-k idd并不比那些30万到40万左右的合资车差。支持一下国产车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所以我一直觉得Uni-k idd是最适合我的车。
配置太丰富了,很多功能还在摸索中。然后这个价格其实也不能算很贵,毕竟前面配置给得这么良心,20万出头拿下好像也是合理的。
就价格而言,性价比较高,但也不算太高,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很低,总体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全车落地价一般都是在20万出头的样子,个别地方有优惠政策,但是我这没有,跟4S店拉拉扯扯了好久才给我优惠了个金融服务费,不过看到这个车子我又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买车价格没啥好说的,无非是多几千块少几千块,我无所谓。真正的一款车性价比如何,直接看用车成本才是最重要的。1.23元每度电的电费,20度左右25元,能跑115公里左右,平均每公里2毛左右,如果按家用桩6毛的电价,平均1毛左右的电耗,还是十分经济的。
性价比我觉得蛮高的,本来我买车就是为了载人出去玩,刚好碰到这个不到20万的车,配置啥的都给得挺足的,可以说非常性价比合适了。
混动的unik是可以获得绿牌牌照的,我买的时候国家还补贴新能源汽车,虽然现在是没有了。如果每天都是纯电动的,就不需要加油了。但是如果车辆由发动机驱动,燃油经济性不是很高。
首先配置还算是可以的,现在一众自主品牌跟合资品牌对比的话,同价位内配置上基本都是拉满的,同价位内看着那些“热销”合资品牌车型的“丐版”配置,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不是人家车企的问题,我穷,我买不起,所以我选了长安UNI-K IDD,就凭的它性价比高。
性价比挺高的,首先我认为他动力是足够了,加速也算得上平稳,日常使用还省油,性价比自然是过关了的。
我这里的价格优惠力度比较大,目前优惠的政策都是按照官方给的政策来的,我订的是尊贵的,优惠3000,换购7000,相当于优惠了10000,我走的贷款有2000手续费,再加上保险上牌6000。总计费用196900。
我都是冲着动力才去买的,你说这性价比怎么样?对我来说肯定是足够的了呀,再加上买的时候对了,赶在取消新能源补贴前买的,可以说捡了个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