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耗比较满意 没有想象中那么高。2,后驱动力很好,很容易失控~3,电控系统还是很牛逼的,试过全开半关全关,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动力:加速线性迅猛,日常城市使用完全够用。个人比较满意。操控:不是职业车手,具体的操控感说不出来。但是开起来和之前个人开过的家轿比起来确实是更加顺手、好开。外观:小巧玲珑,看起来比较精致。
短轴距、大马力、高颜值、避震挺有韧性、比起M2配齐了一整套M装备(略有遗憾可调避震,hub不能选装)。
先说一句,因为我不在国内,所以购车地点是胡乱填的,价格是按照5的汇率去填的? 外形,真的好看。有人说当你停下车以后还会回头看自己的车,说明这是适合你的车。我就不一样了,我恨不得住在车上
动力充沛,410p在市区基本上天花板了,基本上稍微踩一点点就往前窜了。操控指向性很强,车身比较短小,灵活。空间足够了,本人182,前排坐好再去后面也不觉得很挤,对于我这种单身青年来说足够了。油耗还算友好,作为一款性能车,该有的时候动力充沛,该省的时候油耗表现非常出色,单程9.8,长期10.2还是比较nice的。维修保养还有轮胎目前来说都正常,我是当成家用车开的,每个人玩车的方式不一样,各取所需罢了。
还未发现最不满意的地方,很多车友说悬挂硬,但是个人感觉其实还好。这个主要看你之前开哪种类型车多一些,工作原因经常接触小货车一类的,我个人觉得其实还挺舒适。
没有不满意,食得咸鱼抵得渴,所有的缺点都不是缺点,觉得硬、油耗高的话可能不太适合hard core的性能车。
1、油箱太小s55看来真不费油,但奈何油箱太小,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的路上。2、mdct的档把基座覆盖件有异响(塑料件摩擦)。3、mdct日常驾驶降档不积极,需要手动介入降档。4、尾部消音鼓太大了影响视觉效果。5、可调避震不能选装。
油箱小了点,这个确实是个小问题,不过想想也是,减重嘛,本来这车也不是跑长途用的,一箱油如果不是激烈驾驶的话能跑500公里左右吧!
油箱太小,基本上四五天就要加一次油。内饰万年不变,还好有CarPlay。自动空调真的鸡肋,高速采用外循环我能理解,停车的时候给我自动切内循环不就是让我喝尾气吗?麻烦工程师动动脑子想一想可不可以。避震偏向于赛用了,能加一个电磁调节就更好了。其他的目前也没啥了,总体来说非常满意,满足了我在成家前所有的要求了。
原厂前四后二刹车不够给力,减震器在高速颠簸路面过于弹跳咬不住。 宝马原厂够坑,估计是要拉开与宝马m3.m4的差距~叶子板、引擎盖重的惊人!好在一部分厂家出了碳纤维升级件,就是价格不菲。
满分啊,必须满分,百万以内无对手。黑色100,霍根海姆99。 车身造型:M2的腰线在不同阳光下质感不一样,总体来说黑色车身最不显腰线,但是整体感最强。
哈哈哈外观真的是无敌,上几张随手拍的图给老哥们看看,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就是我的情人啊!不接受任何反驳,爱死了??
非常帅气,帅的一笔调造,简直没得说,小宽体,黑武士,懂的人觉得很帅,不懂的人觉得2系小轿跑还不错呢。
谈不上精致,但是T台全部面向驾驶者方向。再加上所有实体按键阻尼感清晰,开车时候偶尔调调空调或者换个歌啥的,挺方便。座椅的用料感觉也比较到位。
内饰有干碳,还有Alcantara,区别于普通2系。同时感激宝马的成本控制,用了大量2系的内饰,才保障60万能买到一台real M power。 仪表中控:仪表盘的设计还是双圆形物理表,熄火的时候看不见数字,屏幕全黑,很像电子屏。然而我并不喜欢电子屏,非常没有质感,缺乏机械感。这可能是最后一代用物理屏的宝马了。 异味异响:新车味道还是蛮重的,多开,用力吸进肺里,车里的味道就变淡了。不过味道没了会让人失落,毕竟新车味让人兴奋。 多媒体车机:idrive很好用,宝马多年的车机系统,已经非常成熟。
他是M但也是辆宝马,谈不上非常好。但也十分熟悉,顺手,我拥有过的第三辆宝马。最后宝马的idrive是最棒的人机交互系统。
内饰无感,很简单的内饰,没有任何亮点。非要说的话就是液晶仪表盘了,除此以外都很一般。不过我个人不太在意这个,如果真的在意我就去买m4了 异味异响:新车的味道真的很大,墨尔本已经冷起来了,天天开窗散味道真的很冷。而且为什么汽车用品店买不到活性炭???
alcantara门板手刹扶手箱,干碳饰板,真皮座椅,Mp三色安全带,座椅锋线,真皮方向盘,除了中控整体设计丑宝马设计师不太行,其他还不错。
说实话,买这车后面是不准备载人的,但是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自己进去试了试。本人186,进去时感觉挺烦,然而坐下来感觉还算可以,出乎意料。
感觉挺好的,没开过两门车,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后排头部空间有凹槽,其实头部和腿部空间真的是出乎自己的意料。确实空间还不错。
满分,一车上牌的时候四个成年人,三个都超过一米八,其中一个还是230斤,一点压力都没有。尾箱也很大,后排放倒可以塞入一米六的雪板。
我187,驾驶位座椅调到我舒服的位置,后面还能坐下我。没错,你没听错,后排空间就是这么大。不过后排乘坐感肯定是一般般,所以也别太指望后排带人跑长途
本人182,前面正好,后面坐了也不难受,除了上下车麻烦一点,其他都挺好,如果喜欢空间建议去看豪华的,行政的,超大空间的。后备厢容积:非常深,两个超大行李箱不是问题
由于在磨合期,不舍得猛踩,只在最温柔模式下深踩过,已经有心跳加速的感觉,不知不觉速度就起来了,m1-m2小试了一下,市区感觉还是小心点开为好。
原来开100匹的车,现在开410匹,动力表现是没问题。低转速反应稍有迟滞,三千转以上油门响应很像NA车。 加速表现:加速很猛,但属于比较好控制的。变速箱逻辑调到最激进之后,换挡会有很明显的“邦”一下,突然有一股力再推你一把,双离合的特性吧。 MDM和DSC off:MDM模式是M部门精心调校的限滑与不限滑之间的一个模式,技术进阶的同学可以摸索,但是说到底,还是限滑,安全有基本保障的,尾巴滑出去一下会收回来,所以不要以为是自己技术多好,把车救住了。 DSC全关就不一样了,完全靠技术,技术不到的建议还是小心对待,特别是下雨天,油门要很细腻,突破极限之后虽然很可控,但也是看技术的了,瞎搞的随时over power失控撞掉。
动力不谈了,真的自信。我之前开的雷克萨斯is350,01官方号称是5.9,我觉得就挺快了,但是m2c的动力刷新了我的认知,也可能是因为我没坐过更好的车的缘故 加速推背感:驾驶座的推背感并不是很强,但是副驾驶的推背感会比较激烈 舒适/运动模式:就是个正常2系的感觉,换挡平顺,动力够用,无顿挫 声浪:Sport plus会有回火声,啪啪啪的,正常模式没啥动静
s55b30,宝马最优秀的发动机之一,动力没得说410p 550nm 基本上随叫随到,声音好听,而且冷却系统也是非常棒的,激烈驾驶后,机舱温度很高,但是冷却器却是冰的,功劳归结于三个中冷。
s55 宝马m部门当家花旦,目前没有超过6000转,涡轮介入相较于N55发动机的m2较晚,但后续动力源源不绝,国外实测100-200.9秒多将近10秒。二阶动力大概在7秒左右
方向盘路感清晰,底盘信息丰富,弯道极限非常高,侧倾抑制非常好。但是后轮要突破抓地力很轻松,漂移姿态十分可控,一点都不挣扎,满分。 山路:刹车很给力,碟盘温度起来之后刹车力会有提升,当然过热肯定会衰减,但是目前没有推得那么狠,等到上赛道再检验。转向的话,如果弯前速度没降到位,是会推头的,而且不是用油门可以简单调整的,这个慢慢摸索。
准,指哪打哪,就是原厂pss轮胎太窄了,245/265给油就打滑,自行换了265/285再也不滑了。动力很足,就是个人感觉车太宽,毕竟我同时也是jcw车主,还是小车好开。
之前的雷车尽管有一定的运动性,但是和m2c真的是没法儿比,过同样的弯,m2c会更稳。方向准确性也是可以的,因为底盘硬,轮毂大,需要握紧方向盘,不然会因为颠簸有方向偏移
作为一个小车,指向性非常强,基本上指哪打哪,转向助力三段可调,有选择性,兼顾了家用高速和赛道的使用场景。
因为打算买性能车的时候,就没有太考虑油耗。高速定速巡航开,大概就是个10个油吧。还是比较省的,毕竟排量也算稍大一些的车。
目前1000km,平均13.2个油。驾驶是见机行事的,暴力和流畅两种模式切换。 高速路段表现:从苏州到杭州开了一个来回,油耗从13直接降到12,一直高速估计能在9-10左右。
直接看图吧,到今天为止,已经降到11.3了,一个磨合期的性能车能够做到这样的油耗简直难得,不过我老婆说,也就是因为磨合期我不敢踩才让油耗这么低 ,也有道理吧哈哈??不过因为油箱不大,估计一个礼拜加一次油是跑不了了,电脑显示加满可以跑430km,但是实际上肯定也就只有不到400了
胃口不算小哦,激烈一点点驾驶的话百公里就能用的15个油左右了,市区跑的话也差不多,不过好处是这车可以用95的油哦!
油耗:油耗非常友好,现在总计10.2L/KM,可能我开车比较稳当,偶尔也会激情一下,除了油箱小,其他都还好
买之前看过很多vlog,说很颠咯,很硬咯。哈哈,同理油耗问题,不颠你买她干吗?有一个好处,开着车不会犯困,感觉累了就开一脚油门,全醒了!
个确实太看个人了。假如之前一直开行政级车的人,那么买这个车估计大多会感觉不舒适。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货车比较频繁,所以觉得舒适性可以。而且也没有开过或拥有过别的性能车,只是说这个M2C觉得舒适性我个人是能接受。
座椅有侧向加紧 身体包裹性很好 可惜没有腿部支撑 车内噪音:隔音效果不错 听排气需要开窗 原厂pss的轮噪还可以
悬挂在舒适模式也是非常硬的,但是很有质感。不过大的坎、减速带一定要非常慢,不然整台车跳起来。 座椅舒适性:座椅包裹是非常到位了,只不过开了个四百公里的长途,腰是真的快断了,硬,硬,硬! 噪音控制:19寸pilot super sport,胎噪杠杠的,哈曼卡顿选了等于白选,只能听见胎噪声。其实18寸胎可能更适合M2,选胎壁更厚的,舒适和操控会更平衡。风噪控制倒是很不错。
舒适性还可以,完全可满足市内通勤。唯一不足就是mdct非暴力驾驶时降档不积极会拖档,需要手动拨片降档。
整体来讲,舒适性还是说得过去的,不过因为整体偏硬,走路况不好的路段会有较为明显的颠簸感,我个人不太要紧,但是考虑到我老婆,她可能会觉得不太舒服 座椅舒适性:座椅包裹性没的说,腰部支撑,两侧还能收紧。唯一的缺点是没有腿部支撑,这个让我有点失望 车内噪音:胎噪真的挺大的…尤其是跑一般路面,挺吵,这个不太行。而且因为是无框车门,总觉得隔绝噪音能力不如别的m
每个人需求的点不同 对于我来说这辆车的性价比可以说是超值的 虽然是末代s55但其短小精悍的车身是的城市游走非常灵活 原厂排气视频:更换了mach5头段 配合原厂中尾运动模式下排气阀门开启回火声很性感 关掉阀门很安静 写在最后::选择m2不是情怀而是一种情结,似与儿时暗恋的情人云雨般,m2是一辆值得入手的大玩具,让年近30的我找回了一丝青春时的悸动
同样发动机,几乎相同的驾驶表现,m4要多花20万,你说性价比高不高呢? 期待的配置:只想再要一个座椅通风,包裹太好,太热,太热了。 标配配置:1. 坡道起步辅助非常好用,会有大概三秒的自动刹车。2. 自动启停默认是开启的,很耗电池。后来刷程序刷掉,变成默认关闭了。3.后排放倒功能,全倒之后装载能力惊人。 选装配置:只选装了一个哈曼卡顿,裸车加6100。其他配置我觉得都没有必要,carplay可以考虑。
性价比?这是你有多大成本/喜爱的程度。感谢bmw在快40之前出了这辆m2c让我心甘情愿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bimmer。快40岁的我有过很多车,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曾在日系EVO/STI中疯狂改装,回归原厂家用的F30 328。喜欢suv的老婆被我引导去了mini的坑。
澳洲这边提供的选装很少,基本都是标配了,非常良心。好像就只有金属漆,天窗,座椅加热,carplay,无线充电,吸烟套装,后排直通。我选了银色金属漆,天窗,座椅加热还有无线充电。这里要说一句,无线充电只适用于iphone xs这个尺寸的手机,xs max别想了,为了这个,我又去买了个新手机。总价97500澳元,最近汇率4.8几,总的来说价格蛮好的,等了20天提了车。
单纯讲车的性价比的话还是很高的,至于4s店、保养、维修等问题的性价比现在还不好说,因为还没修过! 保养维护:有个首保,就是2000公里的时候要换机油和差速器油,这个毕竟是性能车嘛!
我觉得性价比绝对划算,这些钱让我满足了结婚前所有的需求,有些人说有这个钱不如买一个s5 c43之类的,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钱难买爷开心,键盘侠和酸了的人先买一个再说吧,我买了我有资格说:对于我这种年轻人,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也欢迎大家一起多交流,有共同话题就有学习的地方,谢谢大家,新人报道了。
整体来说值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标配配置:好在这次天窗是需要选装的,选装价格9000多。我觉得m2这车就不应该配天窗,不仅重而且还影响车辆重心,不过好歹提供个碳纤维给选装也好呀!!!! 选装配置:选装了不少配置 车道辅助 隐私玻璃 直通装载 哈曼卡顿音响 倒车影像 Carplay预留接口 双USB接口(不建议 手机无线充电吐槽下华为手机放不下!!! 限速标志(多余的